本文目录一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战争的残酷后果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次大战的元凶,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据统计,德国在战争中死亡和被俘人数为一千三百六十万人。仅在苏德战场,德军与其盟军死亡人数为六百多万。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一百五十万人,有一百二十八万人向中华民国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一百二十四点七万人。意大利损失十六万多人。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在德国本土上,有四百万平民死于战火,一千四百万人无家可归。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遭到美国原子弹轰炸,当时死伤二十余万人,并且给当地居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也正是由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华民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五个战胜国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战后,依照《波茨坦公告》,战胜国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并成立了纽伦堡和东京两大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进行审判,其中也有少数人逃过制裁的。部分人的下落:日本天皇裕仁,死于1989年;原日军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受到国民政府包庇,躲过审判;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领袖,法西斯主义始作俑者,1943年意大利对轴心国宣战后被捕,后被希特勒派人救出,最后被游击队捕获并曝尸街头;赫斯,纳粹副元首,受元首之命于1941年秘密乘飞机前往英国“和谈”,被英国政府长期拘留;志村菊次郎,小兵,由于1937年7月7日拉肚子“失踪”,导致日军制造借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政府为掩盖事实真相,将其遣送回国;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军元帅(追)、联合舰队总司令,珍珠港事变策划者,死于1943年盟军“复仇行动”。帝国元帅戈林、党卫军总司令希姆莱,纳粹核心人物,1945年分别背叛希特勒,被希特勒开除纳粹党,被盟军俘获后畏罪自杀;东条英机大将,日本法西斯独裁者,太平洋战争策划者,战争鼓吹者,甲级战犯,1948年被判绞刑;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二战头号元凶,1945年4月30日与爱娃·劳恩举行婚礼后在总理府地堡自杀。卡尔·邓尼茨,希特勒继承人,德意志帝国元首,前帝国首席潜艇官,海军总司令,战后接受审判,出狱后定居联邦德国。
战后,美苏两国开始冷战,日本接受美国改造,天皇和神道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美国积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日本成为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德国被英、美、法、苏分别占领,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而英、美、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联邦德国,柏林墙把柏林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两德分裂开始。
1945年5月初邓尼茨以元首身份下令德军停止向除苏军以外所有盟军停止攻击并投降,1945年5月9日凌晨,纳粹德国正式向盟军投降。德国在整整26年后,又一次站在了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的行列中。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最大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五星上将、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关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文明进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宇航时代和核时代。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传奇的故事、深刻的真理以及许多耐人寻味的未解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双方结果
原因: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与生产的社会化间的矛盾)在生产力空前发展的情况下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意,德,日因不同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选择了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的解决方法,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立了轴心国联盟。
而美,法,英等国家则施行新政,用政府手段控制经济已达到稳定回复经济秩序的目的。当轴心国同盟挑起战端,他们便成立了同盟国联盟。
当德国入侵苏联,屠杀犹太人的消息传遍世界的时候,这已不是两个对立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战争了,已扩大为法西斯反人类主义者与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之间的战争了。
结果:经过4年的惨烈斗争,全世界人民最终胜利,德,意,日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和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
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扩展资料
二战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
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
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及历史教训
我很喜欢谈论二战,没想到有人会和我一样我尽力告诉你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制度处于全面危机期间,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的全面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与身俱来的一个历史规律。
提上应该是原因了,但不一定很全面,
这些是帮你找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一些大国国防建设严重滞后,战争准备严重不足。法国战前制定的军工生产方案都是四五年后才能实现的计划,以致在战争爆发后,军队缺乏新式飞机和防空、反坦克武器,相当数量的火炮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旧炮。英国战前大幅度削减国防经费,致使在战争爆发时三军装备不足;苏联也没有及早安排新式兵器的大量生产,战争开始时,部队的火炮、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均达不到编制的数量。在欧洲,一些中小国家将国家安全寄托于他国保护,忽视本国国防建设,结果惨遭蹂躏,丧权辱国。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时,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等一些弱小国家的命运非常悲惨。它们在战前大多是美、英、荷殖民地,国防的重任交由少量外国驻军和当地雇佣军承担。这些国家没有任何有效的防御措施,其军队装备性能低劣,训练不足,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在日军的迅猛进攻下,它们非溃即降,国土沦丧。
中国自近代以来国力衰弱,屡遭列强欺侮。日本法西斯之所以得寸进尺,不断扩大侵华战争,也在于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弱军弱防。但中华民族在强敌面前不屈不挠,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在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约占日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日本法西斯的覆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其他战场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与配合,打破了日本法西斯“北进”苏联的计划,迟滞了日本法西斯“南进”太平洋侵略的步伐。中华民族为战胜日本法西斯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这是历史一再昭示给我们的真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战争。战争实践表明,谁掌握军事变革主动权,谁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重视军事思想的创新,以闪击战理论为指导,把建设机械化军队作为德军的发展方向。二战爆发后,德国以机械化战争理论指导机械化军队作战,在短期内征服了众多国家。在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面前,大多数国家的军队无所适从,无力抗击。有些国家甚至沉湎于一战的经验,抱着落后的军事思想不放,以致出现波兰以骑兵抵御德军装甲集群进攻的悲壮一幕。英法等国不乏力主军事改革的军人,因此也组建了一些机械化部队。但这些国家囿于传统的军事思想,未能在世界机械化军事变革大潮中锐意进取。法国统率机构固守一战的经验不变,自认为凭借马奇诺防线可以高枕无忧,结果在德军装甲集群的闪击下迅速溃败。苏联虽然较早地组建了机械化部队,但是缺乏机械化战争的理论指导,结果在苏德战争初期损失惨重。历史证明,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战争的失败往往首先失败在思想观念的滞后。军事思想和理论不落伍,是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当今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导致战争的因素还远未消除,警惕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升级,仍是摆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面前的严峻任务。我们能不能以前瞻的眼光、战略的思维谋划国防建设,直接关系到军队的长远发展和战时国防实力的发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正在蓬勃兴起。面对难得易失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国际安全机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效途径
世界正义力量的团结,集体安全意识的确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世界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表明,世界和平需要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需要以有效的国际安全机制作保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等国建立了国际联盟,宣称它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并提出了集体安全主义原则和普遍裁军的任务。然而,事实上“国联”并不具备这样的权威,集体安全成了空洞口号,国际政治生活依旧没有摆脱丛林生态,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依旧肆虐于国际政治舞台,这就难以遏制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因素滋生。德国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后,很快就以普遍裁军为名提出军备平等的要求,在武装扩张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侵蚀着战胜国建立的“和平大厦”——“国联”的基础。西方大国没有认真维护“国联”盟约的权威性,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世界和平又坐在了即将引爆的火药桶上。20世纪20年代末,多国签订的《非战公约》,对蓄意侵略扩张的法西斯国家也没有任何约束力。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刺激下,战争的阴影逐渐笼罩整个世界。1931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1936年德意法西斯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虚弱的“国联”无法阻挡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的步伐。面对法西斯每一个新的侵略步骤,美、英、法等国都置维护国际安全的道义和责任于不顾,采取姑息纵容政策,企图以牺牲其他国家或弱小民族的利益,换取自身的一时安宁。苏联曾主张用集体安全的力量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并同一些国家缔结了反法西斯侵略的多边或双边互助条约。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不同,苏联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积极回应,结果归于失败。国际安全机制的缺失,集体安全理念的淡薄,绥靖政策的盛行,未能阻止法西斯主义的恶性膨胀,反而使其变本加厉、愈演愈烈。这一教训,不可不永世铭刻在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心中。
面对法西斯轴心国的疯狂进攻,世界人民认识到:只有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在政治上相互协商、军事上相互配合和经济上相互支援,才能形成彻底打败人类公敌的巨大合力。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威胁,共同的命运,共同的使命,使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自愿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同德意日法西斯展开殊死的搏斗。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的建立,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告诫人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建立有效的国际安全机制,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历程中,世界各国要求建立国际安全体系的愿望不断发展,迫切希望创立一个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组织。这一愿望最终促成了联合国的成立。这一国际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一大进步。尽管战后联合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当今国际形势下,联合国仍然是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不管联合国的改革如何进行,都应当体现其最初成立时“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初衷,都应担当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使命。只有这样,这一诞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安全机制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才能为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争取和平、遏制战争的世界强音。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创造美好的未来。我们缅怀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就是要从根本上避免和制止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就是要更加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与安全事业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重要的启示。第一,强权政治是法西斯主义滋生的温床,是战争的根源。强权政治以武力和武力威胁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是野蛮的强盗行径,最终必然遭到失败。第二,武力扩张损人害己,和平发展才能实现繁荣。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不仅给人类文明造成了空前的浩劫,也最终使本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第三,爱好和平的力量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与挑战。历史表明,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60年前的那场空前大搏斗早已过去。其后,人类又经历了长期冷战对抗、恐怖核威慑和局部战乱的严峻考验。但是,历史前进的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人类进步的崇高事业既面临历史性的机遇,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增长,促进发展的条件在继续改善。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与此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事实表明: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仍然是最基本的安全,国家自主意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仍然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惟我独尊,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与安全,只会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只有坚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抛弃强权思维,才能营造和谐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社会环境。
中国既是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又是东方反法西斯侵略的中流砥柱,饱尝苦难、历尽艰辛之后,更知和平的可贵,安宁的难得。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战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永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