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接单的平台

黑客服务,黑客业务,破解密码,网站入侵,入侵网站

太阳系黑客(黑洞入侵太阳系)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上有外星人没有?

飞碟和外星人的传说

虽然世界上的一些事件较大,由于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为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记者爱德华·R·莫罗又采访了阿诺德,采访中阿诺德声明,1947年关于他看见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没有正确地引用我的话。各家报纸对我的话夸大其词……我当时说,这些物体在上下波动,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汹涌的水面上的小船。当我形容它们怎么飞行的时候,我说它们的飞行就像在水面上抛出一个碟子。大多数报纸误解了我,并且错误地引用了我的话。报纸说我说这些物体就像碟子一样。而我是说,它们飞行的样子像碟子。”阿诺德说他看见了一连串9个物体,其中一个发出了“可怕的蓝色闪光”。阿诺德得出结论说,它们是一种新式的带翼飞机。莫罗在采访报道最后总结说:“1947年的报道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阿诺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们遗忘,而‘飞碟’却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

半个多世纪以来,媒体对UFO的报道已经超过100万次,现在光是美国,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关于飞碟或外星人的报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或者与外星人直接接触的报道。全世界就更多了。这些报道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很多还有目击者的照片、录音和访谈的录像等等。如果我们都相信这些报道,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外星人就太多了。随着我们国家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国的飞碟和外星人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市面上现在有的书籍,多半还是翻译或编译或改写外国人的,其中相当多的故事是外国报纸上4月1日“愚人节”所编的愚弄人的“新闻”,我们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还是真想发财,竟把它当做真事推销给我们。多数科学家都承认,我们现在的文明还是一个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类……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这就是我们还需要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事都归结到外星人头上,都用外星人来解释,那就离科学太远了。

在新闻自由的国家里,出于商业目的,什么“新闻”都是可以制造的。飞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为新闻题材进行炒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各种报纸、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商、出版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把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引导到了完全背离科学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或者严肃的科学家(注意,不是带引号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碟。

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学会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行星协会主席、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卡尔·萨根,在著名的科普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专门讲到各种有关外星人和飞碟的报道的起源,他说:“我们经常被那些支离破碎、吹嘘得吓人的UFO(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的传说所缠绕,却很少听到编造者所受到的惩罚。这并不难理解:什么能够推销更多的报纸和书籍?什么能够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什么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么能使我们打发令人难熬的时间?是真的坠毁的外星飞船,还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骗子在骗那些傻瓜兜里的金钱?是威力无边的外星人在耍弄人类,还是有人根据人类的软弱和缺陷而总结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国中情局首次大规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报文件。这些时间横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内容五花八门,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却是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对UFO现象的研究。美国中情局对UFO现象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UFO现象则是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UFO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成立于1953年,鼎盛时期在全球各地拥有1500名会员,最多时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击报告的英国UFO(不明飞行物)部门,由于可供调查的线索日趋减少,日前已被宣布撤销。这从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人们对UFO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学观点看待它。

六、科学的探索

作为探索宇宙奥秘的工作的一个部分,科学家也在积极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积极地搜寻有没有外星人的信息。这种科学的探索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里森两人合写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上。文章说根据他们的计算,如果宇宙中别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们的科学水平和我们1959年的水平相当。那么,它们应该可以收到地球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同样,如果它们想向我们发射无线电信号,我们也可以收到。尽管距离极其遥远,需要几千、几百年才能交谈一句话,但是毕竟是可以交流的。他们俩还研究了进行星际无线电波交流的最佳波长,这个波长是氢原子的21厘米波长。因为,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厘米波长也容易探测到。

这篇文章大大的激发了人们探测地外文明的热情,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因为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外星人,只要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和我们差不多,我们之间就可以互相交流。这篇文章是科学的探测外星人的开始。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哀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入"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某人于1995年于广州市广州港技工学校晚上10点45分左右从窗边看过----宿舍在5楼,“有飞碟”是从六楼传来,两层楼的人都可作证。我拾起眼镜时候只看到眨眼功夫从好远处有一光点(应是光柱)以没曾见过的速度上下波动向我们这幢宿舍而来,好高,好远,当时从听到人喊到亲眼看到大概是经过不到1分钟,我拾起眼镜时只有幸看到如上所说的。接着一眨眼功夫哪光点便越过宿舍楼上方。整个过程只是1分钟的过程(我感知的时间)。

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衷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人发射信息和接收来处外星人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太阳系中新发现的行星是什么??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30日报道,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里新发现了一颗星 体,它比冥王星还要大,并把它称为第十大行星,可是这一声明立即在天文界引起广泛争论。这颗新星的大 小不是问题,但如何准确地给行星下定义却成了问题。

众多未知行星中的一颗

自从75年前发现了冥王星后,这是首次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发现如此巨大的星体。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 院的迈克.布朗在29日傍晚宣布发现了这个比冥王星大的星体,巧合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前另有一个比冥王 星稍小的新天体也被发现,这真是让天文学家和媒体最目不暇接的一天。

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03 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 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 体,是“柯依伯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它比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行星天文学教授布朗说:“这个新星体明显比冥王星要大。”布朗在29日傍晚美国宇航局主持召开的紧急远 程电信会议上对记者们说,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星的直径估 计有2100英里,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与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度的夹角,大部分其它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布朗说,这就 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有人观察那个地方。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柯依伯带” (Kuiper Belt)而不是一颗行星,库伊伯尔带是海王星以远的冰块星体区,许多天文学家也把冥王星称为一 个库伊伯尔带星体。

布朗本人过去也曾表示,冥王星太小、而且是在古怪的倾斜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冥王星不够行星的资格。可 是今天他有了一个不同的发现。布朗在远程电信会议上说:“冥王星很长时间以来就被称为行星,整个世界 对此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那就是任何比冥王星大而远的星体都是行星。”

布朗还给出了其他的理由,他说,“2003 UB313”看起来表面上覆盖着甲烷冰,这跟冥王星一样,可是其它 的大的库伊伯尔带星体上没有甲烷冰。他说:“新发现的天体在级别上非常像冥王星。”美国宇航局在一份 官方声明中称“2003 UB313”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从而对布朗的观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认可。

5年前,布朗普与朋友打赌: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天文学家肯定将发现比冥王星大的星体。今年1月8日, 他们发现了“2003 UB313”。布朗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就因为多出7天,我输给了那位朋友。’ ”布朗研究小组已经向国际天文联盟递交了给这颗新行星命名的建议,但在该组织作出决定之前,他们不会 对外界透露为这颗新星取的名字。

提前宣布新发现事出有因

这颗新星是天文学家在帕洛马尔天文台用萨穆尔·奥琴望远镜发现的。布朗表示,由于无论是职业观测者还 是天文业余爱好者都可以观测到这颗星星,所以它将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观测星体。布朗说:“在未来 六个月里,它都可以看得见,如果是凌晨的话,目前它几乎就是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在鲸鱼座。”布朗透露 ,他是与吉米尼天文台的查德·特鲁吉洛以及耶鲁大学的戴维·拉比诺维兹于今年1月8日发现了这个星体。

在此之前,这个研究小组一直希望首先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再宣布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们不得 不将宣布的时间提前到美国当地时间29日晚上,因为他们的发现已经走漏了风声。布朗解释说:“有黑客潜 入我们的网站,他们正准备将这些数据公之于众。”

布朗与特鲁吉洛首次用48英寸的萨穆尔·奥琴望远镜拍到这颗新行星是在2003年10月31日,然而,这个星体 距离地球太遥远,直到他们在今年1月重新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才发现这颗星体的运行情况。在过去的7个月 里,他们一直在研究这颗行星,希望对它更准确地估算它的大小和运行情况。

这些科学家通过其亮度和距离推断在太阳系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的大小。它的反射情况尚不得而知,这也是科 学家估算的直径是冥王星的一到两倍的原因,但估算是以他们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布朗表示:“即使它百分 之百地反射到达它那里的光,这颗行星的体积仍然和冥王星一样大,所以我宁愿说它可能是冥王星的一到一 倍半。我们不敢肯定它到底有多大,但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层空间发现的第一个 比冥王星体积大的星体。”

科学家之所以没有估算出这颗新行星的准确体积是因为受到斯皮特兹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的限制,这部望 远镜以红外光的形式记录星体的热度,但这无法探测到这颗新行星,所以布朗认为,它的直径应该小于冥王 星的两倍。

“行星”仍然没有准确定义

布赖恩·马斯登主管着小行星中心,专门负责收集这些天体的数据,他说,如果冥王星是一颗行星的话,那 么其它像它那样大的圆形天体都应该被称为行星。根据这个逻辑,“2003 UB313”或许也是一颗行星,但它 应该排在以前发现的许多行星之后,而不应该被称为第十大行星。马斯登对太空网说:“我不会称它是第大 颗行星的。”

华盛顿卡耐基协会的行星形成理论家艾伦·博斯却认为这一发现是天文学上的“一大步”,但博斯表示他压 根不会称这个星体是行星。他说,取而代之的说法应该是,像冥王星和其它海王星以远的小星体最好应该被 称为“柯依伯行星”。博斯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称它们是行星对太阳系中其它大的星星是不公平的。”

关于什么样的星体才能被称为行星,天文界一直有争议。最近在国际天文学协会召开的一个工作组会议上, 博斯和其它天文学家就行星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博斯说,在进行了6个月的讨论后,工作组仍然 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种争论实际上5年以前就开始了,原因在于天文学家对“行星”一词从来没有给出确 切的定义。博斯说:“这一发现将很可能重新点燃什么是行星什么不是行星的激烈争论。”

下一颗行星和火星一般大

美国西南研究所的阿兰·斯蒂恩是美国宇航局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的“新地平线”计划主管,他早在90年代 初便预言,象冥王星这样的行星会有1000颗之多。他还通过进行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象火星一般大的行星可 能躲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一些偏远角落

在太阳系真的发现第十大行星吗?

是有的,而且应该不只这个数量,下面有个详细的资料.

2005年07月30日新浪科技: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30日报道,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里新发现了一颗星 体,它比冥王星还要大,并把它称为第十大行星,可是这一声明立即在天文界引起广泛争论。这颗新星的大 小不是问题,但如何准确地给行星下定义却成了问题。

众多未知行星中的一颗

自从75年前发现了冥王星后,这是首次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发现如此巨大的星体。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 院的迈克.布朗在29日傍晚宣布发现了这个比冥王星大的星体,巧合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前另有一个比冥王 星稍小的新天体也被发现,这真是让天文学家和媒体最目不暇接的一天。

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03 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 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 体,是“柯依伯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它比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行星天文学教授布朗说:“这个新星体明显比冥王星要大。”布朗在29日傍晚美国宇航局主持召开的紧急远 程电信会议上对记者们说,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星的直径估 计有2100英里,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与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度的夹角,大部分其它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布朗说,这就 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有人观察那个地方。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柯依伯带” (Kuiper Belt)而不是一颗行星,库伊伯尔带是海王星以远的冰块星体区,许多天文学家也把冥王星称为一 个库伊伯尔带星体。

布朗本人过去也曾表示,冥王星太小、而且是在古怪的倾斜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冥王星不够行星的资格。可 是今天他有了一个不同的发现。布朗在远程电信会议上说:“冥王星很长时间以来就被称为行星,整个世界 对此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那就是任何比冥王星大而远的星体都是行星。”

布朗还给出了其他的理由,他说,“2003 UB313”看起来表面上覆盖着甲烷冰,这跟冥王星一样,可是其它 的大的库伊伯尔带星体上没有甲烷冰。他说:“新发现的天体在级别上非常像冥王星。”美国宇航局在一份 官方声明中称“2003 UB313”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从而对布朗的观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认可。

5年前,布朗普与朋友打赌: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天文学家肯定将发现比冥王星大的星体。今年1月8日, 他们发现了“2003 UB313”。布朗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就因为多出7天,我输给了那位朋友。’ ”布朗研究小组已经向国际天文联盟递交了给这颗新行星命名的建议,但在该组织作出决定之前,他们不会 对外界透露为这颗新星取的名字。

提前宣布新发现事出有因

这颗新星是天文学家在帕洛马尔天文台用萨穆尔·奥琴望远镜发现的。布朗表示,由于无论是职业观测者还 是天文业余爱好者都可以观测到这颗星星,所以它将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观测星体。布朗说:“在未来 六个月里,它都可以看得见,如果是凌晨的话,目前它几乎就是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在鲸鱼座。”布朗透露 ,他是与吉米尼天文台的查德·特鲁吉洛以及耶鲁大学的戴维·拉比诺维兹于今年1月8日发现了这个星体。

在此之前,这个研究小组一直希望首先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再宣布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们不得 不将宣布的时间提前到美国当地时间29日晚上,因为他们的发现已经走漏了风声。布朗解释说:“有黑客潜 入我们的网站,他们正准备将这些数据公之于众。”

布朗与特鲁吉洛首次用48英寸的萨穆尔·奥琴望远镜拍到这颗新行星是在2003年10月31日,然而,这个星体 距离地球太遥远,直到他们在今年1月重新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才发现这颗星体的运行情况。在过去的7个月 里,他们一直在研究这颗行星,希望对它更准确地估算它的大小和运行情况。

这些科学家通过其亮度和距离推断在太阳系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的大小。它的反射情况尚不得而知,这也是科 学家估算的直径是冥王星的一到两倍的原因,但估算是以他们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布朗表示:“即使它百分 之百地反射到达它那里的光,这颗行星的体积仍然和冥王星一样大,所以我宁愿说它可能是冥王星的一到一 倍半。我们不敢肯定它到底有多大,但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层空间发现的第一个 比冥王星体积大的星体。”

科学家之所以没有估算出这颗新行星的准确体积是因为受到斯皮特兹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的限制,这部望 远镜以红外光的形式记录星体的热度,但这无法探测到这颗新行星,所以布朗认为,它的直径应该小于冥王 星的两倍。

“行星”仍然没有准确定义

布赖恩·马斯登主管着小行星中心,专门负责收集这些天体的数据,他说,如果冥王星是一颗行星的话,那 么其它像它那样大的圆形天体都应该被称为行星。根据这个逻辑,“2003 UB313”或许也是一颗行星,但它 应该排在以前发现的许多行星之后,而不应该被称为第十大行星。马斯登对太空网说:“我不会称它是第大 颗行星的。”

华盛顿卡耐基协会的行星形成理论家艾伦·博斯却认为这一发现是天文学上的“一大步”,但博斯表示他压 根不会称这个星体是行星。他说,取而代之的说法应该是,像冥王星和其它海王星以远的小星体最好应该被 称为“柯依伯行星”。博斯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称它们是行星对太阳系中其它大的星星是不公平的。”

关于什么样的星体才能被称为行星,天文界一直有争议。最近在国际天文学协会召开的一个工作组会议上, 博斯和其它天文学家就行星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博斯说,在进行了6个月的讨论后,工作组仍然 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种争论实际上5年以前就开始了,原因在于天文学家对“行星”一词从来没有给出确 切的定义。博斯说:“这一发现将很可能重新点燃什么是行星什么不是行星的激烈争论。”

下一颗行星和火星一般大

美国西南研究所的阿兰·斯蒂恩是美国宇航局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的“新地平线”计划主管,他早在90年代 初便预言,象冥王星这样的行星会有1000颗之多。他还通过进行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象火星一般大的行星可 能躲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一些偏远角落,有些行星甚至可能和地球一般大。

发现第十大行星的新闻于当地时间29日晚上宣布后,斯蒂恩接受了美国宇航局太空网的独家采访,他虽然没 有参与这颗行星的探测,但他表示,那些分析是有道理的,他也希望在未来几年里里发现和火星一般大小的 行星。关于新发现的“2003 UB313”,斯蒂恩表示:“这一发现相当令人满意,因为它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 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但斯蒂恩并没有将这次发现称作天文学上的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因为在此之前,天文学发现了许多这般大小 的星体,“2003 UB313”只是其中一个。比如,去年布朗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塞德娜”,它的体积大约是冥 王星的四分之三,天文学家发现的其他的星体还包括“2004 DW”和“Quaoar”等。斯蒂恩认为,太阳系的 外层空间其实有许多天文学家从未发现的星体,他说:“但现在我们拥有了看到它们的技术,但我们也只是 看到一点点皮毛而已。”(

2005年07月31日北京晨报:美国天文学家29日下午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这一发现立即引 起了争议。科学家说,如果这一发现得到更多证明,那么关于太阳系的天文常识都将改写。

发现者自辩

进行这一研究的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麦克·布朗当天下午通过电话向新闻界发布:“拿起你们的笔, 从今天开始改写教科书。”

他说,这颗行星位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距离太阳约97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为1.5亿公里,相当于太 阳到地球的距离)。从亮度判断,它的直径至少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

天文学家目前暂时将其命名为“2003-UB313”。布朗说,他已经为这颗新星拟好了名字,正等待国际天文学 联合会批准,但他拒绝透露这个名字。

通常,柯伊伯带只有小行星和彗星出没,但这颗新星的尺寸已超过冥王星,使布朗等人将其定义为太阳系中 一颗新的行星。他说:“我们有100%的信心确认,它是太阳系外围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如果冥 王星能被接受为一颗行星,那么2003-UB313更有资格。”

科学家质疑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对什么是行星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冥王星在今天才被发现的话, 或许也不会被定义为行星。

小行星中心1999年曾建议在保留冥王星太阳系主要行星地位的同时,也给予它一个“柯伊伯带星体”的称呼 。此建议最终被取消,原因是有部分人提出抗议,称这是一种“降级”。

中心副主任加雷思·威廉斯说,他坚持要求冥王星同时拥有两个称呼,并且认为“2003-UB313”这个星体不 应该列入主要行星的名单中,要“永久地把它当作是小行星”。

而作为冥王星行星地位的支持者,美国行星科技研究所主任马克·赛克斯则称,应该把“2003-UB313”定义 为行星。他开始考虑该星体是否有大气层,是怎么样的地质变化才形成了现在这种明亮的表面。 新华社记 者 陈勇

太阳系到底有没有第十颗行星

2005年07月30日新浪科技: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30日报道,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里新发现了一颗星 体,它比冥王星还要大,并把它称为第十大行星,可是这一声明立即在天文界引起广泛争论。这颗新星的大 小不是问题,但如何准确地给行星下定义却成了问题。

众多未知行星中的一颗

自从75年前发现了冥王星后,这是首次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发现如此巨大的星体。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 院的迈克.布朗在29日傍晚宣布发现了这个比冥王星大的星体,巧合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前另有一个比冥王 星稍小的新天体也被发现,这真是让天文学家和媒体最目不暇接的一天。

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03 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 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 体,是“柯依伯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它比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行星天文学教授布朗说:“这个新星体明显比冥王星要大。”布朗在29日傍晚美国宇航局主持召开的紧急远 程电信会议上对记者们说,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星的直径估 计有2100英里,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与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度的夹角,大部分其它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布朗说,这就 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有人观察那个地方。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柯依伯带” (Kuiper Belt)而不是一颗行星,库伊伯尔带是海王星以远的冰块星体区,许多天文学家也把冥王星称为一 个库伊伯尔带星体。

布朗本人过去也曾表示,冥王星太小、而且是在古怪的倾斜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冥王星不够行星的资格。可 是今天他有了一个不同的发现。布朗在远程电信会议上说:“冥王星很长时间以来就被称为行星,整个世界 对此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那就是任何比冥王星大而远的星体都是行星。”

布朗还给出了其他的理由,他说,“2003 UB313”看起来表面上覆盖着甲烷冰,这跟冥王星一样,可是其它 的大的库伊伯尔带星体上没有甲烷冰。他说:“新发现的天体在级别上非常像冥王星。”美国宇航局在一份 官方声明中称“2003 UB313”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从而对布朗的观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认可。

5年前,布朗普与朋友打赌: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天文学家肯定将发现比冥王星大的星体。今年1月8日, 他们发现了“2003 UB313”。布朗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就因为多出7天,我输给了那位朋友。’ ”布朗研究小组已经向国际天文联盟递交了给这颗新行星命名的建议,但在该组织作出决定之前,他们不会 对外界透露为这颗新星取的名字。

提前宣布新发现事出有因

这颗新星是天文学家在帕洛马尔天文台用萨穆尔·奥琴望远镜发现的。布朗表示,由于无论是职业观测者还 是天文业余爱好者都可以观测到这颗星星,所以它将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观测星体。布朗说:“在未来 六个月里,它都可以看得见,如果是凌晨的话,目前它几乎就是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在鲸鱼座。”布朗透露 ,他是与吉米尼天文台的查德·特鲁吉洛以及耶鲁大学的戴维·拉比诺维兹于今年1月8日发现了这个星体。

在此之前,这个研究小组一直希望首先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再宣布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们不得 不将宣布的时间提前到美国当地时间29日晚上,因为他们的发现已经走漏了风声。布朗解释说:“有黑客潜 入我们的网站,他们正准备将这些数据公之于众。”

布朗与特鲁吉洛首次用48英寸的萨穆尔·奥琴望远镜拍到这颗新行星是在2003年10月31日,然而,这个星体 距离地球太遥远,直到他们在今年1月重新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才发现这颗星体的运行情况。在过去的7个月 里,他们一直在研究这颗行星,希望对它更准确地估算它的大小和运行情况。

这些科学家通过其亮度和距离推断在太阳系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的大小。它的反射情况尚不得而知,这也是科 学家估算的直径是冥王星的一到两倍的原因,但估算是以他们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布朗表示:“即使它百分 之百地反射到达它那里的光,这颗行星的体积仍然和冥王星一样大,所以我宁愿说它可能是冥王星的一到一 倍半。我们不敢肯定它到底有多大,但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层空间发现的第一个 比冥王星体积大的星体。”

科学家之所以没有估算出这颗新行星的准确体积是因为受到斯皮特兹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的限制,这部望 远镜以红外光的形式记录星体的热度,但这无法探测到这颗新行星,所以布朗认为,它的直径应该小于冥王 星的两倍。

“行星”仍然没有准确定义

布赖恩·马斯登主管着小行星中心,专门负责收集这些天体的数据,他说,如果冥王星是一颗行星的话,那 么其它像它那样大的圆形天体都应该被称为行星。根据这个逻辑,“2003 UB313”或许也是一颗行星,但它 应该排在以前发现的许多行星之后,而不应该被称为第十大行星。马斯登对太空网说:“我不会称它是第大 颗行星的。”

华盛顿卡耐基协会的行星形成理论家艾伦·博斯却认为这一发现是天文学上的“一大步”,但博斯表示他压 根不会称这个星体是行星。他说,取而代之的说法应该是,像冥王星和其它海王星以远的小星体最好应该被 称为“柯依伯行星”。博斯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称它们是行星对太阳系中其它大的星星是不公平的。”

关于什么样的星体才能被称为行星,天文界一直有争议。最近在国际天文学协会召开的一个工作组会议上, 博斯和其它天文学家就行星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博斯说,在进行了6个月的讨论后,工作组仍然 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种争论实际上5年以前就开始了,原因在于天文学家对“行星”一词从来没有给出确 切的定义。博斯说:“这一发现将很可能重新点燃什么是行星什么不是行星的激烈争论。”

下一颗行星和火星一般大

美国西南研究所的阿兰·斯蒂恩是美国宇航局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的“新地平线”计划主管,他早在90年代 初便预言,象冥王星这样的行星会有1000颗之多。他还通过进行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象火星一般大的行星可 能躲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一些偏远角落,有些行星甚至可能和地球一般大。

发现第十大行星的新闻于当地时间29日晚上宣布后,斯蒂恩接受了美国宇航局太空网的独家采访,他虽然没 有参与这颗行星的探测,但他表示,那些分析是有道理的,他也希望在未来几年里里发现和火星一般大小的 行星。关于新发现的“2003 UB313”,斯蒂恩表示:“这一发现相当令人满意,因为它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 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但斯蒂恩并没有将这次发现称作天文学上的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因为在此之前,天文学发现了许多这般大小 的星体,“2003 UB313”只是其中一个。比如,去年布朗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塞德娜”,它的体积大约是冥 王星的四分之三,天文学家发现的其他的星体还包括“2004 DW”和“Quaoar”等。斯蒂恩认为,太阳系的 外层空间其实有许多天文学家从未发现的星体,他说:“但现在我们拥有了看到它们的技术,但我们也只是 看到一点点皮毛而已。”(

2005年07月31日北京晨报:美国天文学家29日下午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这一发现立即引 起了争议。科学家说,如果这一发现得到更多证明,那么关于太阳系的天文常识都将改写。

发现者自辩

进行这一研究的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麦克·布朗当天下午通过电话向新闻界发布:“拿起你们的笔, 从今天开始改写教科书。”

他说,这颗行星位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距离太阳约97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为1.5亿公里,相当于太 阳到地球的距离)。从亮度判断,它的直径至少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

天文学家目前暂时将其命名为“2003-UB313”。布朗说,他已经为这颗新星拟好了名字,正等待国际天文学 联合会批准,但他拒绝透露这个名字。

通常,柯伊伯带只有小行星和彗星出没,但这颗新星的尺寸已超过冥王星,使布朗等人将其定义为太阳系中 一颗新的行星。他说:“我们有100%的信心确认,它是太阳系外围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如果冥 王星能被接受为一颗行星,那么2003-UB313更有资格。”

科学家质疑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对什么是行星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冥王星在今天才被发现的话, 或许也不会被定义为行星。

小行星中心1999年曾建议在保留冥王星太阳系主要行星地位的同时,也给予它一个“柯伊伯带星体”的称呼 。此建议最终被取消,原因是有部分人提出抗议,称这是一种“降级”。

中心副主任加雷思·威廉斯说,他坚持要求冥王星同时拥有两个称呼,并且认为“2003-UB313”这个星体不 应该列入主要行星的名单中,要“永久地把它当作是小行星”。

而作为冥王星行星地位的支持者,美国行星科技研究所主任马克·赛克斯则称,应该把“2003-UB313”定义 为行星。他开始考虑该星体是否有大气层,是怎么样的地质变化才形成了现在这种明亮的表面。 新华社记 者 陈勇

太阳系会有第十颗行星吗?

2005年07月30日新浪科技: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30日报道,天文学家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里新发现了一颗星 体,它比冥王星还要大,并把它称为第十大行星,可是这一声明立即在天文界引起广泛争论。这颗新星的大 小不是问题,但如何准确地给行星下定义却成了问题。

众多未知行星中的一颗

自从75年前发现了冥王星后,这是首次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中发现如此巨大的星体。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 院的迈克.布朗在29日傍晚宣布发现了这个比冥王星大的星体,巧合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前另有一个比冥王 星稍小的新天体也被发现,这真是让天文学家和媒体最目不暇接的一天。

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03 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 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 体,是“柯依伯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它比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是一个非常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行星天文学教授布朗说:“这个新星体明显比冥王星要大。”布朗在29日傍晚美国宇航局主持召开的紧急远 程电信会议上对记者们说,这个星体呈圆形,最大可能是冥王星的两倍。他估计新发现的这颗星星的直径估 计有2100英里,是冥王星的1.5倍。

这个星体与太阳系统的主平面保持着45度的夹角,大部分其它行星的轨道都在这个主平面里。布朗说,这就 是它一直没有被发现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有人观察那个地方。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柯依伯带” (Kuiper Belt)而不是一颗行星,库伊伯尔带是海王星以远的冰块星体区,许多天文学家也把冥王星称为一 个库伊伯尔带星体。

布朗本人过去也曾表示,冥王星太小、而且是在古怪的倾斜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冥王星不够行星的资格。可 是今天他有了一个不同的发现。布朗在远程电信会议上说:“冥王星很长时间以来就被称为行星,整个世界 对此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那就是任何比冥王星大而远的星体都是行星。”

布朗还给出了其他的理由,他说,“2003 UB313”看起来表面上覆盖着甲烷冰,这跟冥王星一样,可是其它 的大的库伊伯尔带星体上没有甲烷冰。他说:“新发现的天体在级别上非常像冥王星。”美国宇航局在一份 官方声明中称“2003 UB313”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从而对布朗的观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认可。

5年前,布朗普与朋友打赌: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天文学家肯定将发现比冥王星大的星体。今年1月8日, 他们发现了“2003 UB313”。布朗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就因为多出7天,我输给了那位朋友。’ ”布朗研究小组已经向国际天文联盟递交了给这颗新行星命名的建议,但在该组织作出决定之前,他们不会 对外界透露为这颗新星取的名字。

提前宣布新发现事出有因

这颗新星是天文学家在帕洛马尔天文台用萨穆尔·奥琴望远镜发现的。布朗表示,由于无论是职业观测者还 是天文业余爱好者都可以观测到这颗星星,所以它将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观测星体。布朗说:“在未来 六个月里,它都可以看得见,如果是凌晨的话,目前它几乎就是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在鲸鱼座。”布朗透露 ,他是与吉米尼天文台的查德·特鲁吉洛以及耶鲁大学的戴维·拉比诺维兹于今年1月8日发现了这个星体。

在此之前,这个研究小组一直希望首先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再宣布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们不得 不将宣布的时间提前到美国当地时间29日晚上,因为他们的发现已经走漏了风声。布朗解释说:“有黑客潜 入我们的网站,他们正准备将这些数据公之于众。”

布朗与特鲁吉洛首次用48英寸的萨穆尔·奥琴望远镜拍到这颗新行星是在2003年10月31日,然而,这个星体 距离地球太遥远,直到他们在今年1月重新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才发现这颗星体的运行情况。在过去的7个月 里,他们一直在研究这颗行星,希望对它更准确地估算它的大小和运行情况。

这些科学家通过其亮度和距离推断在太阳系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的大小。它的反射情况尚不得而知,这也是科 学家估算的直径是冥王星的一到两倍的原因,但估算是以他们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布朗表示:“即使它百分 之百地反射到达它那里的光,这颗行星的体积仍然和冥王星一样大,所以我宁愿说它可能是冥王星的一到一 倍半。我们不敢肯定它到底有多大,但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层空间发现的第一个 比冥王星体积大的星体。”

科学家之所以没有估算出这颗新行星的准确体积是因为受到斯皮特兹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据的限制,这部望 远镜以红外光的形式记录星体的热度,但这无法探测到这颗新行星,所以布朗认为,它的直径应该小于冥王 星的两倍。

“行星”仍然没有准确定义

布赖恩·马斯登主管着小行星中心,专门负责收集这些天体的数据,他说,如果冥王星是一颗行星的话,那 么其它像它那样大的圆形天体都应该被称为行星。根据这个逻辑,“2003 UB313”或许也是一颗行星,但它 应该排在以前发现的许多行星之后,而不应该被称为第十大行星。马斯登对太空网说:“我不会称它是第大 颗行星的。”

华盛顿卡耐基协会的行星形成理论家艾伦·博斯却认为这一发现是天文学上的“一大步”,但博斯表示他压 根不会称这个星体是行星。他说,取而代之的说法应该是,像冥王星和其它海王星以远的小星体最好应该被 称为“柯依伯行星”。博斯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称它们是行星对太阳系中其它大的星星是不公平的。”

关于什么样的星体才能被称为行星,天文界一直有争议。最近在国际天文学协会召开的一个工作组会议上, 博斯和其它天文学家就行星的定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博斯说,在进行了6个月的讨论后,工作组仍然 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种争论实际上5年以前就开始了,原因在于天文学家对“行星”一词从来没有给出确 切的定义。博斯说:“这一发现将很可能重新点燃什么是行星什么不是行星的激烈争论。”

下一颗行星和火星一般大

美国西南研究所的阿兰·斯蒂恩是美国宇航局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的“新地平线”计划主管,他早在90年代 初便预言,象冥王星这样的行星会有1000颗之多。他还通过进行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象火星一般大的行星可 能躲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一些偏远角落,有些行星甚至可能和地球一般大。

发现第十大行星的新闻于当地时间29日晚上宣布后,斯蒂恩接受了美国宇航局太空网的独家采访,他虽然没 有参与这颗行星的探测,但他表示,那些分析是有道理的,他也希望在未来几年里里发现和火星一般大小的 行星。关于新发现的“2003 UB313”,斯蒂恩表示:“这一发现相当令人满意,因为它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 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但斯蒂恩并没有将这次发现称作天文学上的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因为在此之前,天文学发现了许多这般大小 的星体,“2003 UB313”只是其中一个。比如,去年布朗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塞德娜”,它的体积大约是冥 王星的四分之三,天文学家发现的其他的星体还包括“2004 DW”和“Quaoar”等。斯蒂恩认为,太阳系的 外层空间其实有许多天文学家从未发现的星体,他说:“但现在我们拥有了看到它们的技术,但我们也只是 看到一点点皮毛而已。”(

2005年07月31日北京晨报:美国天文学家29日下午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这一发现立即引 起了争议。科学家说,如果这一发现得到更多证明,那么关于太阳系的天文常识都将改写。

发现者自辩

进行这一研究的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麦克·布朗当天下午通过电话向新闻界发布:“拿起你们的笔, 从今天开始改写教科书。”

他说,这颗行星位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距离太阳约97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为1.5亿公里,相当于太 阳到地球的距离)。从亮度判断,它的直径至少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

天文学家目前暂时将其命名为“2003-UB313”。布朗说,他已经为这颗新星拟好了名字,正等待国际天文学 联合会批准,但他拒绝透露这个名字。

通常,柯伊伯带只有小行星和彗星出没,但这颗新星的尺寸已超过冥王星,使布朗等人将其定义为太阳系中 一颗新的行星。他说:“我们有100%的信心确认,它是太阳系外围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如果冥 王星能被接受为一颗行星,那么2003-UB313更有资格。”

科学家质疑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对什么是行星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冥王星在今天才被发现的话, 或许也不会被定义为行星。

小行星中心1999年曾建议在保留冥王星太阳系主要行星地位的同时,也给予它一个“柯伊伯带星体”的称呼 。此建议最终被取消,原因是有部分人提出抗议,称这是一种“降级”。

中心副主任加雷思·威廉斯说,他坚持要求冥王星同时拥有两个称呼,并且认为“2003-UB313”这个星体不 应该列入主要行星的名单中,要“永久地把它当作是小行星”。

而作为冥王星行星地位的支持者,美国行星科技研究所主任马克·赛克斯则称,应该把“2003-UB313”定义 为行星。他开始考虑该星体是否有大气层,是怎么样的地质变化才形成了现在这种明亮的表面。 新华社记 者 陈勇

  • 评论列表:
  •  世味弥繁
     发布于 2023-01-24 20:52:01  回复该评论
  • 的发现。布朗在远程电信会议上说:“冥王星很长时间以来就被称为行星,整个世界 对此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延伸,那就是任何比冥王星大而远的星体都是行星。” 布朗还给出了其他的理由,他说,“2003 UB313”看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