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1.发展县域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
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抓好工业,实现县域经济工业化,提高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工业项目时一定要抓住具有影响全局作用的兴县项目,否则,上的项目再多,经济效益很差,不但不利于县乡财政困难的克服,而且还有可能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县级财政雪上加霜;其次,要把大力发展特色
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攻方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鼓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等,提高第一产业对财政
的贡献率;第三,要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会发展第三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搞活农村市场。
2.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从深层次解决县级财政的困难
(1)改革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加强财政预算的约束作用,有计划的实施部门预算。首先,要将所有的财政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禁止各单位私设小金库,禁止为了增收而进行乱收费。同时,由
于县级政府工作的繁杂性,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不适合全面采取零基预算,而应该以项目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对部门重大支出和专项支出坚持零基预算与项目预算管理结合进行。
(2)改革完善财政体制,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一是进一步调整中央对地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以保证基层财政能够正常运转,要合理解决新旧体制双轨运行的做法,要合理确定共享税的税种范围,进而保证各级财政特别是县乡两级财政都能够有各自的固定收入;二是要尽快完善地方税收立法,扩大地方税收范围和收入规模,逐步建立完备的地方税收体系;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办法,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尽量减少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透明度,体现政策导向。要合并一些具有一般性转移支付性质的补助项目,提高
具有均等化作用的转移支付比重。要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改革现行专项补助办法,实事求是地确定和降低财政困难县乡的配套资金比例,甚至免除地方配套。
(3)进一步深化税费体制改革。税费体制改革给乡镇财政和县级财政都造成了巨大缺口,而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根除乱收费的根源-- 财政收支不合理。仅靠中央财政能拿出大量的转移支付来支持农村税费改革,而县乡财政没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三乱”是不可能得到根治的。因此,在城乡推行税费体制改革时,不能仅仅以减轻农民与居民、企业负担为目的,而是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近期利益、长远利益和基层财政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村民自议或人大会议,将一些合理的收费以制度的形式予以保证,并且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民主确定特殊收费,以缓解县乡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应当逐步消除农村与城市的税收差别,将农村也纳入统一的税收体系,同时,必须配套地完善税费征管体系,在县级税收征管中必须实行税收征、管、查分离,减少中间环节,以杜绝税款流失和降低征收成本。同时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对各种合理收费,实行“票款分离”收缴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防止腐败行为发生。
3.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
(1)要实现财政支出合理化,控制其增长速度。①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和供给的方式。财政供给要根据构造公共财政的需要,以“社会共同需求”为原则,根据单位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资金供给政策。县级财政应当对党政机关、公检法部门、科教文卫等公共部门实行重点保障,但教育、医疗等行业也应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以降低财政负担;对于能够通过市场运作维持的机构
和单位(比如说国有企业等)就要分离出财政供养范围。②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速度。必须完善财政工资统发办法,严格控制编制,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卫生等财政负
担大户的人员控制。③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减轻支出压力。对政府和财政支持的公共事业部门的办公用品、车辆购买、维修、燃油、保险、大型会议活动、基本建设等
支出都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2)转变发展性财政的资金投向和投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县级财政有限的资金主要应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在此情况下,县级财政要想有效地扶持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财政资金应该重点投向于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研究,以增强这些企业的竞争力;或者是投向有比较资源优势的行业,发展特色经济,而不是盲目地建开发区建企业。同时,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应进行多种尝试,要实现从资本性扶持为主向借贷性扶持为主转变,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县级财政应该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杠杆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企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
4.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加强财政监督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财政职能实现的有效手段。就县级财政来说,要解决政府工作的“越位”与“缺位”问题,预防财政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低效行为、寻租活动和腐败行为,就要强化依法办事,要加强法律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首先必须严格按《预算法》的规定来编制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其次,对于重大的支出项目和工程,要经过人大机关和
审计部门的专门审核,强化它们的审计功能。第三,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检查预算执行机构是否按照支出预算的计划额度、规定的用途执行,拨款程序是否合法合规等。
如何破解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困境
2008年,中央直属机关"大部制"机构改革刚刚尘埃落定,上海、陕西、重庆三个省级政府率先在全国拉开地方政府"大部制"机构改革的序幕,这并非是地方政府的激进之举,而是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自从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政府机构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采取职能转变、机构精简、编制压缩、人员裁减等诸多办法积极探寻机构改革科学之道,然而多年来,成效甚微,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编制相对职能而言仍然比较臃肿,政府部门职权交叉情况仍然突出存在,特别是地方政府,严重影响了行政效能。在这种十分困难的境地下,中央直属机关"大部制"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终于出炉,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央直属机关的裁撤并转,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紧跟着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央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地方政府切实推进机构改革,以适应中央"大部制"改革后行政构架的配置需要。而此前,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进行过五次,但地方政府却未能有力跟进。推行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实质上就是要建立一种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有效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需要。建立科学行政管理体制,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但应当看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能毕竟是有明显区别的,中央政府职能主要在于宏观调控,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则侧重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种职能定位从根本上决定了地方政府改革相对中央政府改革要更加困难、更加艰巨。地方政府机构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无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困境现状2002年以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开始实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虽然地方政府机构设置进行了精简,职能有所转变,管理体制也有了变化,但结构设置仍然不尽合理,机构仍显庞大臃肿,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人浮于事、效能低下的现象在很多地方政府广泛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企分开效果不明显,一些国有企业,比如铁路运输、电信、石油、天然气等运营公司,由于其独特垄断地位,与政府部门藕断丝连,过多绑架政府行政权力;政事分开没有完全落实,较多地方政府事业单位,比如各种监测机构等,虽然在编制管理与政府机关予以了分开,但在职能上并没有完全分开,事业单位大部分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实质上仍然扮演政府机关的角色;政社分开也不彻底,一些带有行政色彩的社会中介组织,比如房产评估、拍卖机构等,先天发育不良,过多依附于政府机关,没有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政府职能定位还不科学。很多地方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强调上下对口,职能定位没有考虑不同层级、不同地区政府职责的不同,没有考虑地域和行业区别,没有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简单的以对口联系、对应联系设置机构。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不少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受到"官本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化"等思想的影响较深,导致以权、以事、以利定构设岗乱象频生。有什么样的权力,就设置一种什么样的权力行使机构或岗位,比如某些地方政府所设立的打假办、打拐办。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强调某项特殊工作,将政府职能放大单独成立机构,比如某些地方政府所设立的减负办,而实际上这些特殊事项的管理本来就有职能部门负责。对于同一件事情,由于职能重叠和交叉的原因,不同的政府部门都有管理的职能,而现实中,部门利益化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有利的,政府部门之间争着管,无利的,政府部门之间打太极。政府机构编制人员配置不相称。这里所讲的不相称,是指与职责任务的不相称。一些地方政府在确定部门人员编制上,过多的考虑历史原因、同层级情况和总额限制,往往忽略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特殊性,导致一些部门人员编制配给不能适应其工作需要,比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等。政府人员结构还不理想。不少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层级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老龄化,青黄不接,能接替其工作的年轻后备干部极少。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科学发展观和新形势发展要求还有差距,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困境原因分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所出现的困境存在着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地方利益桎梏难以打破、层级政府资源配置不均、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机构编制管理配套法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推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将部分甚至大部分权力下放。不少地方政府财政还比较紧张,土地财政、罚款财政、林业财政的单一财政收入来源的现状仍还普遍存在,如果实施撤并,就意味着下放权力,部门利益将要重新分配,无论如何撤并都十分困难。推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在不同层级政府间合理配置资源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实施五级政府层级管理机制,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通常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了中心城市,这使县、乡级政府很难得到更多的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基层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法规完善工作必须同步配套跟进。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将其下属事业单位人员与机关人员混用,并借调、抽调事业人员参与行政工作,这也是政事难以分开的真正原因。由于配套管理法规不完善,地方政府对于那些超编进人、超编定构设岗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难以惩处。 破解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困境对策研究破解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困境,是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对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破解这种困境必须要坚持总体统筹、系统整合、总揽分层的原则,既注重与中央的对应,又体现地方特色。科学定位地方政府职能。明确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基本职能,这种基本职能主要包括:执行政策法规、推动经济发展、搞好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和维护和谐稳定五个方面,但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政府的基本职能又要有明显区别,要立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形式、名称、排序可以不上下对口,基层地方政府职能定位要改变以往那种大包大揽、包打天下的作法,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切实把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到搞好经济调节、营造发展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来。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大部制",比如"大农业"、"大文化"、"大经贸"、"大交通"、"大水务"等,对地方政府部门进行职能整合和调整,省级政府可以综合设置工作部门,党政机关也可以合署办公;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合并负有城市管理职能的环卫、城建、园林、市政、交通、规划、房产等部门组建相应大部门;基层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增设、裁撤工作部门,强化地域性,根据区域、行业差异设置部门。积极探索省直管县机制。目前全国有24个省对818个县进行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较多经验,要以此为契机,坚持循序渐进,注重协调发展,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规模。对地方政府实施分类管理,制定分类管理标准,根据地域、行业特色科学分类,根据类别科学设定政府权限,合理确定机构和人员编制。地方政府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由相应上级政府实施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制定出台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严格目标控制要求,建立地方政府编制和人员预警机制,定期进行动态分析,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健全机构编制督查机制和配套约束机制,加大对编制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地方政府"瘦身"和"转型"目标的实现。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关键在人,行政管理主要对象是人,主要操作者也是人,解决人的因素决定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成败。因此,要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新路子,推行聘用制改革,加强培训,优化结构,激发活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机地方政府构改革的成效。
县级财政资金不足以开展乡村建设,资金缺口怎么办
基本上目前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针对具体的建设项目向市级财政申请相关项目资金、或者通过县级相关部门的渠道向上争取专项资金。
2、如果资金缺口不是很大的话,先建设,剩余无法支付部分,拖着。。。
3、缩减建设规模,调整建设规划,从根本上减少资金消耗,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