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
- 2、我国的耕地资源紧缺,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解决耕地不足?
- 3、如何利用保护耕地资源
- 4、如何在短期内破解土地瓶颈
- 5、应对土地资源危机的措施?
- 6、世界耕地资源不足的原因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
1.耕地后备资源总量
据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其耕地后备资源涉及16个市,55县(市、区),总面积为106400 hm2,可开垦土地104134 hm2,占河南省耕地总面积(8081255 hm2)的1.32%。其中:荒草地15984 hm2,盐碱地267 hm2,沼泽地2487 hm2,苇地257 hm2,滩涂65230 hm2,其他可开垦的未利用地19902 hm2。在可复垦土地2266 hm2中:废弃压占地1473 hm2,塌陷地289 hm2,自然灾害损毁地504 hm2。
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统计表明,其可开垦土地主要分布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和豫西、豫南、豫北山地。其类型主要是滩涂地及其他未利用土地、荒草地等。这几种地类在我省黄淮流域广泛分布。可开垦土地较多的市有:新乡市,35710 hm2;开封市,12646 hm2;信阳市,11659 hm2;驻马店市,9596 hm2;濮阳市,8969 hm2。其面积占全省耕地后备资源的73.9%。可复垦土地主要分布在豫北、豫西的低山丘陵以及豫东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多年的开采,形成了很多采煤塌陷地、砖瓦窑损毁地等,自然灾害也毁坏了很多农田。可复垦土地主要集中在三门峡市(547.4 hm2)、焦作市(402.2 hm2)、信阳市(307.3 hm2)、商丘市(271.3 hm2)、新乡市(155.1 hm2),占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可复垦耕地的1.6%。
2.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
(1)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
A.未利用土地
我省信阳、驻马店、新乡、安阳、平顶山、郑州、鹤壁、三门峡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以未利用的荒草地为主,总面积15983 hm2,占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5.02%。荒草地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区。许昌、焦作、平顶山、安阳、济源以未利用的裸岩石砾地为主。沙地主要集中在黄河古道一带,分布于新乡、濮阳、郑州三市。沼泽地主要位于新乡卫辉市、延津县的交界处及开封、新乡、濮阳、商丘等地。
B.滩涂
根据河滩地所处位置,滩涂可分为老滩、二滩和嫩滩。老滩、二滩的土质主要为沙土或粉沙土,主要是黄河泥沙长期沉积而成。其土层较厚,疏松易耕,容易开发利用。小浪底水库建成投入使用后,使黄河中下游的防汛能力提高到500 a一遇,调控能力加大,省内沿黄各县将形成大面积可开发利用的黄河滩地。
C.废弃压占地
这类土地主要位于工矿生产密集区,它们地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和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其复垦条件较好,只要措施得力,可大量复垦为耕地、渔业等用地。这种地复垦后利用效益较高,还可改善环境。我省平顶山市在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地、商丘永城市在烧制砖瓦造成的废弃地的复垦上,不断改进技术,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2)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权属状况
耕地后备资源国有土地为55037 hm2,耕地后备资源集体所有土地51363 hm2。
3.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1)热量充足
河南省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各地的年均太阳辐射量在4400~5200MJ/m2,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600 h之间。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d)在193.8~235.5d之间,积温为5000~5500℃。年无霜期平均为190~230d,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需要。
(2)降水量丰沛
河南省处于湿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600~1200 mm之间,各地每年降水日数一般为80~120 d不等,基本可以满足旱作农业的水量需求。
(3)地形适宜
河南省现已确定的耕地后备资源,大多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操作。山地丘陵区坡降在1/100~1/200之间的耕地也可采用机械化操作。
(4)覆土来源广
后备资源地大多为潮土、褐土和粗骨土。其土层深厚,易于改造利用,特别是工矿用地的复垦覆土充足。
(5)资源分布集中
后备资源地大多连片出现,便于统一规划规模开发,为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复垦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6)水利工程设施齐备
后备资源地大多与水库、提灌站等水利工程设施毗邻,如新修建的黄河小浪底水库使黄河中下游防汛能力提高到500 a一遇,可为黄河中下游土地开发、复垦提供水源保证。
(7)具备土地开发复垦的技术实力
河南省近年来创造了一些良好的复垦模式,如驻马店市创建的“山头林草戴帽,山腰林果缠绕,山坡梯田环抱”的丘陵山区复垦模式、永城市创建的“深挖浅埋”的矿区塌陷复垦模式等。这些模式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8)政策环境宽松
国家在实施坡耕地生态退耕的同时,为土地开发整理予以适当资金补助,这对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4.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1)技术力量准备不足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省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地多分布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开发难度较大。缺乏较高的科学技术支持和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电力、环保等方面的专业合作,是制约耕地后备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因素之一。
(2)理论依据准备不足
基本农田的概念,随着生物工程、精细农业、农业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兴起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也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创造了一次机遇。缺乏创建现代农业意识,是制约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进程与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
(3)现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因国家为土地开发整理予以适当资金补助,故大部分地区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作为争资金跑项目的门路。由于缺乏现代管理机制的约束,不但地方进行资金配套难以落实,国家提供的资金也难以保证专款专用。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大多停留在小规模、低水平和群众自发的基础水平上。在耕地后备资源大规模开发即将全面启动的今天,尚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实施、管理、监督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这将对后备资源的开发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4)对黄泛区防护林带的生态环境效应认识不足
我省现有沙丘沙地1742000hm2,荒漠化面积668000 hm2,其中已形成防护林地面积358000hm2,防护林地对改善平原区生态环境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缺乏对黄泛区防护林带的生态环境作用的了解,出现大片林地被毁事件(如中牟县的浪成岗)。因防护林带被毁,沙丘活化,导致沙尘暴肆虐中州的生态灾难。
(5)对丘陵山地灾害链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了解
河南可开垦的未利用地类中,大多数分布在丘陵浅山区。这里多与地形复杂的深山区相毗邻,背后汇水面积巨大。在这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往往会打破地貌营力的平衡和地表的径流系统,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三门峡、洛阳的黄土地区,驻马店、南阳的丘陵浅山区)。
(6)对黄河的水动力条件不清楚
尽管黄河小浪底水库已建成,但在郑州花园口断面仍可能出现35000~55000m3/s的特大洪水。黄河下游河道的导洪、控洪能力在10000m3/s左右。如在这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会影响汛期行洪,严重者可能导致黄河失事。
(7)对湿地的生态功能作用认识不足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河南境内的湿地大部分已建立起自然保护区,在这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5.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措施和建议
(1)立足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着因地制宜、长远利益和近期效益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保障。
(2)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涉及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电力、环保等各个部门,协调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加强领导,加强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3)规范运作程序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和规范运作程序。在合理利用国家资金的同时,吸引个人和集体积极投入。在对工程招标和施工加强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资金管理,防止腐败行为和豆腐渣工程出现。
6.加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效益评估
(1)社会效益评估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不能仅体现在增加耕地数量和耕地动态平衡等方面。还应在创建现代农业体制、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肯定其贡献,并作出应有的评估。
(2)生态效益评估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的生态效益,应充分体现在构筑稳定性强、生物生产能力高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使土地利用趋向良性循环。
(3)经济效益评估
开发整理复垦后,土地利用率将提高,农业种植结构将得到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应体现在现代农业所占当地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7.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适宜性研究
(1)区域土地利用规律性研究
具有全局性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区域性的产业结构比例,具有地域特征的土地承载力等土地利用规律研究,是保持土地总量平衡的重要参数。
a.现代技术条件下的耕地总量警戒线确认;
b.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土地平衡能力确认;
c.后备土地资源保证性预测;
d.建设用地的可扩展性分析。
(2)区域土地后备资源保证性调查研究
通过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律性研究和地域后备土地资源的可保证性分析,借助“土地利用变更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确认我省后备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可利用性资源量。应包括:
①抛荒耕地的可利用性确认及作为后备资源保证性确定;
②闲置耕地的可利用性确认及作为后备资源保证性确定;
③灾害毁地部分的可利用性确认及作为后备资源保证性确定。
我国的耕地资源紧缺,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解决耕地不足?
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解决耕地不足的措施有:治理并防治土地污染、禁止乱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等.
故答案为:治理并防治土地污染、禁止乱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如何利用保护耕地资源
1.提高开发深度,保护耕地资源。首先,正确处理好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占用耕地,理想的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占用耕地面积,实现高度集约化的土地利用,使有限的农田绿地得以保存,从而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增长的需要。非农占用耕地的扩大,在现在经济起飞的阶段不可避免,强行禁止的政策只能导致本地本应加快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被人为地拖迟,关键是我们应在建设过程中抵制乱征、乱占、滥用和浪费撂荒耕地倾向。其次,要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统一领导、规划和管理。第三,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建设规划,国家要建设,耕地要保护都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有效克服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统一规划布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对策选择。一方面要编制和制定落实各类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耕地保护条例及有关政策,通过规划和立法的方式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另一方面要编制国家建设与布局的总体规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之外划定开发区,对各类开发区的建设数量、区域布点、占地规模、功能结构、开发性质等进行统一的界定。一切未纳入统一规划的都应被视为非法而不予承认与批准,凡私自建立起来的坚持予以取缔。第四,改造旧城区,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通过合理布局,改造旧城区,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效益,扩大城区的容量。
2.优化土地环境,全面发展经济。第一,着眼土地、山林、草地、水面、荒山的综合治理,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满足生态反馈的要求,在治理中要林草先行,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执行,对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退耕还林、还牧、还果,对土地开发治理,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办法,相互配合,多方扶持。第二,发挥多学科优势,减免土地灾害,防御国土灾害的综合体系不仅包括土地资源学,还包括水利学、国土经济学、建筑与城市建设环境工程学、结构工程学、生态学、林学、水产学、畜牧学、地理学、土壤学、地质学、大气学、信息学和灾害学,应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让它们共同献计献策,从而奠定有关防御国土灾害的综合体系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有关的实践活动,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制定防御灾害的综合规划,因地制宜,让防灾减灾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效而科学的防灾综合体系。第三,制定土地开发的优惠政策,使开发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使政策措施和治理措施紧密结合,在短期内尽快恢复植被和增强抗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第四,国家增加对治理土地环境的投入,认真抓好天然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工程、长江和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平原绿化建设、农村薪炭林建设和“三废”环境改造等,通过工程、耕作和生物措施,增加对土地的投入。第五,大力发展专业性土地开发合作经营组织。发挥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加以宏观引导和管理。第六,对农户搬迁以后的旧庄基,要及时收回,集体统一整修,并入基本农田,多渠道节约耕地。第七,对土地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开拓农业生产新领域。第八,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一部分土地来发展工业、交通、城镇和其它事业,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重庆等大城市,利用土地发展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由小到大,脚踏实地逐步发展。
3.调整土地结构,努力提高效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就是调整种植业内部各部门的用地比例,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用地比例,提高经济作物尤其是名特优新作物的用地比重。其次,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用地比例,需要调整一部分耕地种植饲料作物,或通过改革耕作制度扩大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为畜牧业提供较充足的精饲料和青饲料。第三,调整各类作物内部结构,粮食作物应适当压缩,增加经济作物用地结构应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考虑生产条件,扩大畅销利大高产的优势作物,控制和压缩滞销低产的作物。第四,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及林果、畜牧、药材、土特产等,可以兴办一批乡镇企业和二、三产业。第五,从我国的土地资源生产布局看,应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重大的产业加以建设。要在“重在自然、贵在和谐、精在特色”方面动脑筋,从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着手,认真做好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宣传、旅游产品开发、景点建设、服务管理等方多下功夫。第六,以改造乡镇驻地为重点,使驻地建设企业的资本存量转移与重新组合,发挥巨大资本存量的再投入作用,缓解土地资源资金不足的困难,推进新兴消费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4.采取综合措施,扭转恶性循环。首先,应对工业生产的内外环境进行整治,行政、经济、法规三位一体,解决包括城市在内的工业品污染问题,对超标污染加强监测,限期治理。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严格审批制度,控制新的污染。第二,在对化肥、农药污染治理上,一要多肥种配合并在生产前进行原料的精选,二要以高效低毒易分解的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生产代替高毒低效且残留的农药生产。三要加强新肥新药研制和推广,达到低成本和少公害或无公害的目的。第三要治理水土流失和沙化,可采取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三结合方法,同时要植树种草和优化结构,使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和三料短缺问题的解决得以统筹。第四,对地质灾害严重地区,要增加人工植被,城市建设要合理布局,加强斜坡建筑管理,防止新的人为的破坏,要治坡与治水相结合,综合防治城市环境地质灾害。第五,对盐碱化地区,则必须推广增施有机肥,以沙压碱和容土压沙等科学改良土地的方式,杜绝大水浸灌。第六,改革农村能源结构,根据各地能源资源、自然条件、居民生活水平、交通状况和消费结构等进行区划和规划,找出多种途径,实行工业能源与农村多用途薪炭林并举的方针。第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现大地园林化,搞好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使林地生态环境不断向高效平衡的方向发展。第八,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适当扩大绿肥播种面积,增强农业投入,增施有机肥,牢固树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观点,提高土地生产力。
5.整顿土地市场,科学出让土地。近年来,对土地市场进行了整顿,非农用地实行“六不报批”制度,即对土地市场秩序整顿工作验收不合格的不批;未按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不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不批;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不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批;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为此在城市中要实现土地有偿利用,允许使用权合理流动。其目的是把土地推向市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使用制度,运用使用权出让金和税费这个经济杠杆,对土地使用者进行制约,形成一种节约用地、合理地自我约束机制。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不仅为各级政府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而且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加强了土地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土地价格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就是要反映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环境,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科学地计算土地经济价值。因此在建设中:首先应该成立土地估价委员会,对城镇土地进行分等定级、测算地价、修订编制区域性基准地价,对土地使用权出让,企事业单位土地随地而建筑物转让、入股、出租,生产基地转让等地价进行评审、监督和管理。其次,要建立分布地价制度,由国家及地方政府按评估基准地价的要求,定期发布地价公告,为投资者快速提供准确的数据,这样既有利用银行作出贷款的估计,又为政府判断价格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最后要完善土地出让转让登记申报制度。对土地市场中的出让、转让、抵押、出租等必须经过登记。出让受让双方必须申报成交价,并应同时附上有关职能部门对土地作价测算,使用效益分析的评议书,由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后,才能生效。政府通过优先购买权力和冻结地价的办法,防止地价的过高或过低的波动。
6.增强“惜土”意识,造福子孙后代。首先,要开展国土危机教育,更新传统观念,唤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忧患意识,增强国情、国策和法制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建立起强大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其次,是增强全民族的“惜土”意识。中国政府已将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土地日”,每年通过宣传活动,采用口头讲解,版画宣传,典型引路,形象教育等形式普及土地资源知识,集中力量大抓,统一部署,全面动员,造成强大的声势和社会舆论。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有计划地利用多种形式举办土地法规知识培训班,对乡村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土地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教育部门配合,从基础抓起,在小学搞国土观念教育的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第四,规范管理土地。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根本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调查、论证、规划、计划、申报、审批、检查、验收、统计、登记、建档、发证”十二个程序,把握好调查论证、规划计划、申报审批、检查验收、统计登记、建档发证六大环节。第五,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把土地管理工作抓好。认真执行《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法》,加大执法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如何在短期内破解土地瓶颈
2010年末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7%,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城镇化不仅包括了城镇服务业的发展,而且起到扩大并带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作用,而目前制约我国城镇化和服务部门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则在于土地制度,破解土地瓶颈对于解放我国服务业生产力,促进城乡统筹,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行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误区
城镇化不仅仅是农民上楼,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了城镇能够为城镇生活的居民提供全面的城镇化服务,比如商务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服务等。因此,从这一意义讲,推进城镇化要从根本上依托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集约化发展中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除此之外,城镇的基础性功能如生活居住、商贸物流、产业承载、旅游休闲、文化传播、社会组织等更是离不开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完善,就不可能实现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的交融互动,也就不可能有城镇化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同时,城镇集聚了相对密集的智力型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和相对收入较高的有旺盛购买力的消费人群,提供了相对完善齐全的软硬件设施,这些又从市场需求、资金和劳动力供应、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促进了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大量国内外实证研究也证实: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国城镇化进程与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其次,农村城镇化能够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化直接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提高了二、三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城镇化还创造了二、三产业发展在环境上的外部经济效应,如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工作的完善。为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目前,大量的农民工,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居民。这其中,固然有户籍制度的制约,但城镇服务业发展滞后才是制约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根本所在,这从广东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可以得到印证。
二、城镇化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困局
我国的城镇化应该是开放式的城镇化,目前对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而言,城镇化已经不可能复制广东先发地区城镇化的模式,即依托外向型的加工贸易模式。但是,开放性的基本属性并未改变,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城镇化要依托发展服务贸易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特别是推动特色服务贸易的发展。
通过城镇化,在夯实服务经济基础与健全基本服务的同时,着力因地制宜,提高重点服务行业的竞争力,比如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和体育服务等,扩大服务贸易出口。而且,改善的城镇化服务水平能够带来人口集约、劳动集约、产业集约、土地集约、资金集约与技术集约,使生产要素由分散无序状态向规模集约型转变。城镇具有较为完善的公共设施,交通、通讯、商贸金融、服务业及教育、文化娱乐、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能够形成较高的聚合效应,降低服务产业发展成本,增加盈利,为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城镇化在避免贸易壁垒中将发挥重大作用。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劳工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先后出现了国际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社会条款、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以及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它们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从长远来看,劳工权益保护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些劳工标准还可能成为贸易壁垒。在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的过程中,我国要按照国际劳工标准(SA8000)为转移的工人提供相应待遇,避免外国市场以用工借口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切实保障产业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提高其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能为我国规避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创造良好条件。
三、制约城镇化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瓶颈
目前,制约我国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制度瓶颈关键在于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尚未界定清晰,从而导致农民无法正当享受土地的收益权。同时,现在征地制度的价格剪刀差也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一般来讲,政府的征地价格低,而其出售给征地单位或企业的市场价格高,而微薄的土地转让费,被镇、乡、村层层剥洋葱皮,农民也无法全部获取。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土地价值日益增值的背景下,农民的利益未能与城镇化的进程同步。此外,我国还缺乏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在农地转为非农用地方面,土地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未能有效落实,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及监管措施还远不够有效。
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仍无法保障农民的权益,一方面,使得农民进城后仍面临着低收入的境遇,另一方面,农民仍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城镇服务。这样就导致农民既无法迅速带动城镇消费,又无法为城镇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技能,进而导致我国的城镇化表现出一种伪城镇化的困扰局面。
中国目前对城镇化率的统计与实际具有城镇户籍、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的实际居民数字并不相符,大量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以及在镇区生活却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实际上是被城镇化了。然而,城镇中生活成本高、失去传统的土地保障、城镇户籍制度的限制、社会保障程度低,导致大量伪城镇人口无法为持续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有效地促使这部分人口去实施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也就无法为城镇产业结构升级、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四、关于改革土地制度的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破解我国城镇化发展难题,促进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改革我国现存土地制度中的不合理部分。
首先,近期用3年时间,要做到确权发证,即明确规定农村居民从土地使用、经营及流转中所具有权利,并通过发证形式予以确认。
应该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法》等法律中关于集体土地必须经过政府征收才可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的偏离宪法精神规定;尽快废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取得集体建设用地的征收征用审批程序;尽快按照同地、同价、同权原则,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统一纳入管理有序的土地市场。
要确立乡镇在基层管理层面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控地位,村社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形成乡镇村社权属明晰,主体明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结构体系。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范围,赋予农户对土地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等部分权利,保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的长期化和市场化,体现出市场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基础性作用。
其次,到十二五后期用5年时间,进一步完善以确权发证为前提的土地制度体系,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农民的农村土地增值性收益。
一是改革土地征收征用制度,规范土地征收征用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对现行的土地征收征用制度,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科学界定土地征收征用后的土地使用性质,在土地征收征用中坚决杜绝少征多用,征而不用等囤地行为的发生,保证土地征收征用地规模适度,从根本上杜绝侵犯农民财产权的非公共利益目的的征地行为。
二是贯彻落实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重点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逐步建立健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在保证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对市场条件成熟的区域,贯彻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保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是确保农村建设用地依法审批,完善农村建设用地的审批制度。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审批主要在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居民住宅用地等方面。无论是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互换等方式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所必须的生产管理用房的审批,可以通过利用现有农村宅基地、废弃地复垦转换来解决,也可以通过申请临时建设用地的方式来解决。但必须建立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规定缴纳土地复垦保证金的前提下,按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规范确定的权限逐级审核报批,既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又要依法审批。
再次,争取到2020年用8年的时间来实现农村宅基地能够顺利进入二级流通市场流转,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调整配置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从而在财政体制层面改变现在地方土地财政的问题。
搞好农村土地流转,要大力培养土地流转市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充分实现农村土地的价值。在不改变土地耕作条件和用途的情况下,发展多种经营,探寻多种模式,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谋划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整体局面,实现农村土地的价值。同时,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使用机制,确保土地保值增值。在建立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市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需流转的合法农村土地实行招、拍、挂,促使农村土地使用的规模化、集约化,体现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性。此外,要根据市场运行机制合理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培育发展完善与农村土地流转密切相关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扩大土地流转市场范畴。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运行机制,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农村土地流转包括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两个层面,要区别对待,分类实施,有机结合,共同发展。首先,对农用地流转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在市场操作层面上要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的一面,还要体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其次,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要在保护耕地,基本农田的前提下,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农村宅基地,废弃地复垦等方式新增耕地来补充新占用的土地(主要是耕地);同时对农村土地流转范围内的丘陵闲置、浅山坡空闲地加以利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实施,统一建设),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用地的要求,节约利用。
对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综合流转,既要保障农用地的农业用途不改变来解决吃饭问题,又要保障乡镇企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建设问题,关键还要保障三农问题的解决,保障土地可持续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实现规模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产业带动机制,无论哪种模式的土地流转,根本都要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带动周边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既要保持农用地的用途,可探索城市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又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度进行城市化发展。
建立健全农村保障机制,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可靠保障。当前,土地是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的生存之本,收入之源,鉴于农民整体科技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多层次、全方位地建立农村保障机制,是农村土地流转顺利推进的强有力的保障。
应对土地资源危机的措施?
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
1、因地制宜地安排各业用地。土地利用应以土地评价为基础,作出科学的利用规划,因地制宜地安排土地利用类型。凡是违背自然法则利用土地,都将受到自然的报复。
2、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既受土地自然特性的制约,也同时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对土地开发利用要适度,才能用一定的投入,获取相应搞的收益。草场的超载放牧,招致草场退化,就是土地超负荷利用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3、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技术措施不断丰富和发展。如营造防护林、抗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农田小气候;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利用生物农药捕杀病虫害和草害,逐步取代化学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污染的重要措施。此外,种植绿肥,开发生物肥料,扩大肥源,改良土地,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和发展的潜力。
4、合理用水。水体是土地构成因素之一,水量和水质使用是否恰当,对土地质量会产生显著影响。合理用水,体现三方面:(1)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供水期与需水期吻合,供水量与需水量吻合,水质符合要求。(2)推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3)防止水污染,大力保护水资源的纯洁性,保护农田不受污染水的危害。
5、水土保持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工程措施基本是治标,生物措施才能治本。在水土治理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标本兼治。
6、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这是控制非农业用地急剧增长趋势的根本,也是减缓灾害和污染对土地资源破坏的有效措施。土地资源管理包括两大方面:(1)健全土地管理法规,如制定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2)切实执行土地管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世界耕地资源不足的原因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和生物为主体的环境;是由光、热、气、水、土等要素构成,通过这些要素影响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和生物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遭到破坏,就会危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虽有些局部改善,但总体是趋于恶化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我国土地资源趋于恶化及严重紧缺的原因进行简要论述。
土地狭义是指陆地表层,广义是指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经济学上通常使用的是广义的土地;土地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土地资源趋于恶化,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人均土地占有量越来越少
我国有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2%,占亚洲陆地面积的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有近13亿人口,人均陆地面积不足12亩,不足世界人均面积的1/3,只有澳大利亚人均土地的1/61,加拿大的1/49,巴西的1/8,美国的1/5。
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1400多万,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这必然使人均土地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必须要大力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控制土地资源损失,控制对土地资源的非经济占用。
二、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指水力和风力的侵蚀,把地表土壤冲刷和刮到别处去的现象,使地表土壤丧失,水分消失,严重危害土地。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西部。尤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是严重。我国城市水土流失也很严重。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即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毁林毁草开垦、陡坡耕种、耕作技术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危害是:造成土层薄化,肥力减退,岩石裸露,不能耕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一些地区脱贫;造成河道湖泊淤塞,加剧洪涝灾害,严重危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建筑物基沉陷、建筑倾斜开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防止水土流失,必须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防护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
三、土地退化严重
土地退化是指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恶化,引起土地质量下降和肥力减退。广义的土地退化还包括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这里主要是讲土壤的营养性物质遭破坏,引起土地退化,造成土地贫瘠,
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对土地的污染,造成土地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恶化使土地退化。防止土地退化主要是要保护好天然林,搞好植树种草,才有利于净化空气和水源,防止土地退化;特别要加强对“三废”的管理,搞好处理,防止对土壤的破坏。
四、土地沙漠化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已成为环境的头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