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反欺骗的艺术》((美) 米特尼克(Mitnick, K. D.))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0trq
书名:反欺骗的艺术
作者:(美) 米特尼克(Mitnick, K. D.)
译者:潘爱民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7-1
页数:336
内容简介:凯文•米特尼克(Kevin D. Mitnick)曾经是历史上最令FBI头痛的计算机顽徒之一,现在他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文章、图书、影片和记录文件。自从2000年从联邦监狱中获释以来,米特尼克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成了全球广受欢迎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之一。在他的首部将功补过的作品中,这位全世界最著名的黑客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佛语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中,米特尼克邀请读者进入到黑客的复杂思维中,他描述了大量的实际欺骗场景,以及针对企业的社交工程攻击和后果。他将焦点集中在信息安全所涉及到的人为因素方面,解释了为什么防火墙和加密协议并不足以阻止一个聪明的攻击者入侵企业的数据库系统,也无法阻止一个愤怒的员工搞垮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他举例说明了,即使是保护最为严密的信息系统,在面对一个意志坚定的、伪装成IRS(美国国税局)职员或其他看似无辜角色的骗子老手时,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从攻击者和受害者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每一种攻击之所以能够得逞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这些攻击。本书的叙述非常吸引人,有很强的可读性,仿佛是一部介绍真实刑事案例的侦探小说。
最为重要的是,米特尼克为了补偿他过去所犯过的罪,在《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中提供了许多指导规则,让企业在开发安全行为规程、培训计划和安全手册的时候有所参考,以确保公司投入资金建立起来的高科技安全屏障不至于形同虚设。他凭借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许多防止安全漏洞的建议,并且希望人们不要忘了提防最严重的安全危险——人性。
作者简介:Kevin D. Mitnick (凯文•米特尼克)曾是“黑客”的代名词,他开创了“社会工程学”,是历史上最令FBI头痛的计算机顽徒之一,商业和政府机构都惧他三分;米特尼克的黑客生涯充满传奇,15岁就成功侵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之后,防守最严密的美国网络系统(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税务局、纽约花旗银行)都成了他闲庭信步之处。米特尼克也是全球首个遭到通缉和逮捕的黑客,出狱后曾一度被禁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甚至包括手机和调制解调器。
后来,米特尼克金盆洗手,洗心革面,成了全球广受欢迎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之一,担任多家企业的安全顾问,并与他人合作成立了洛杉矶咨询公司Defensive Thinking。米特尼克曾登上CourtTV、“早安,美国”、“60分钟”、CNN的“头条新闻”等电视节目,也曾在洛杉矶的KFIAM 640主持每周一次的访谈节目。米特尼克的文章散见于各大新闻杂志和行业杂志,他已多次在重要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
大多数人听过黑客,但是红客、白客、骇客、极客是什么人?
大家印象中“黑客”可能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在个时代,我们互联网上有许多令人防不胜防的陷阱,让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感觉到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他们没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在社会中是个极度危险的因子。
事实上,“黑客”根据不同的性质还是有许多的分类,其中一些“黑客”更是我们美好家园的守卫者。然而,在一个狭小的小黑屋里黑客、红客、白客、骇客、极客、脚本小子他们都代表着什么?
黑客
黑客,它的英文名字叫(hacker),它在美国早期在计算机界是具有褒义的,它原指的是那些热爱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多是在程序设计中的人员。就如Linux创始人林纳斯托瓦兹一样,但现在,由于媒体的报道“黑客”常常指那些专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脑破坏和恶作剧的家伙,所以它在现代主流社会,更多的具有贬义的,这些黑客常常利用计算机技术做一些非法的事,即所谓的地下产业链。
但是,不可否认早期的那些热衷于计算机变成的黑客对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喜欢改造升级计算机硬件,个性化定制自己需要的软件功能,也发明许多的开源软件,他们常常发起一些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源软件运动,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骇客
“骇客”常常和“黑客”混淆,骇客是“Cracker”的音译,我们经常在一些网络游戏发现“骇客”这个称呼,因为翻译的问题,台湾地区使用的是“骇客”一词。骇客就是“破解者”的意思。从事恶意破解商业软件、恶意入侵别人的网站等事务。与黑客近义,其实黑客与骇客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闯入计算机系统/软件者。黑客和骇客并没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界限,
白客
它是相对立于“黑客”的,它是“黑客”的反义词。是指那些在网络世界中打击黑客的来保护人们的信息安全的网络人员,他们利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帮助企业或者个人保障他们的信息安全,帮助他们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他们常常被赋予“网络卫士”的美称。
红客
它是介于“黑客”和“白客”之间,由于在中国“红”是一个独具意义的象征,它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多是从事与网络安全行业的爱国黑客,他们爱恨分明、嫉恶如仇,更多的去保护各民族的利益。
激进黑客
这一类人通常是具有一定的个人情绪和民族情绪掺杂在内,如果控制不好,他们也会变成那些对抗各种政治和社会理念,通过发布文章和视频、泄漏敏感信息以及在分布式拒绝服务 (DoS) 攻击中利用非法流量中断 Web 服务,公开抗议组织或政府。
极客
是英文“Geek”的音译,它是形容那些以创新、时尚、技术为生命意义的人,他们经常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钻研,创造出一些引领风尚的具有前沿的尖端科技的作品。
黑客的文章
黑客名称来源:
几十年前第一台 minicomputer 刚诞生, ARPAnet 实验也刚展开的时代。那时有一个由程序设计专家和网络名人所组成的, 具有分享特质的文化族群。这种文化的成员创造了`hacker’ 这个名词。这些 Hacker 建立了 Internet,创造出我们现在使用的 UNIX 操作系统, 他们也使 Usenet 运作起来, 并且让 WorldWide Web 动起来。
骇客(cracker)
hacker 和 cracker 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 hacker 们创造新东西,cracker 们破坏东西。
黑客发展简史
新时代的确立不仅是以文化和认知方式上的转型为其特征的,同时往往要造就一个或几个能够代表它自己的、独特的社会群体和阶层,而黑客显然就是信息时代最令人惊讶的产物之一。
从贝尔发明电话而将信息时代的巨幕逐渐拉开的时候算起,各色各样善于将个人的技术优势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的黑客组织和个人通过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已经将其封印深刻于时代的铭柱之上,他们像传说中的阿波罗一样,驾驭着技术的马车巡游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可以说,黑客早就完成了自我的涅 ,早以不是依靠盗打几个长途电话或是突破个把防火墙便能获得满足的快乐。实际上,大到国际政治、小到个人隐私,我们如今已经很难指出哪里还听不到黑客们的声音、哪里还见不到黑客的身影。
在下文中我们将一起回顾黑客逐渐成长的岁月,希望能够从中了解这些隐身在技术帷帐之后神秘难测的人。
1969以前:萌芽期
早在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成立的消息已经迅速引来一群爱戏弄人的少年,他们用自制的交换机中断电话或者胡乱接驳线路。诚然,这帮纯粹为捣蛋而捣蛋的小子称不上什么严格意义上的黑客,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应当算作电脑黑客精神上的原型。
至19世纪60年代,黑客家谱中的第一代终于出现,他们对于新兴的电脑科技充满好奇。由于当时的电脑还是那些长达数英里、重达数百吨的大型主机,而技术人员需要劳师动众才能通过它们完成某项如今不值一哂的工作,为了尽量发挥它们的潜质,最棒的电脑精英们便编写出了一些简洁高效的工作捷径程序。这些捷径往往较原有的程序系统更完善,而这种行为便被称为Hack。
不过,如果要评选早期最具价值的的黑客行为,相信应当是1969年由贝尔实验室两位职员丹尼斯·里奇及肯·汤普森制作的UNIX操作系统,即使两位创造者采用的全然是黑客手法,但实际上毫无“黑”味儿,不仅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还大大推动了软件科学的发展。
1970-1979:成长期
19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黑客的少年时期,随着技艺的日渐成熟,他们心中那些迷蒙而散乱的思想也逐步成型,昔日凭借本能行事的第一代黑客们开始了由蛹化蝶的进程。大约在1971年,越战老兵约翰·德雷珀发明了利用汽笛吹入电话听筒而成功打免费电话的奇招。接着,反文化领袖阿比·霍夫曼更明目张胆地出版了一本专门探讨如何入侵电话系统打免费长途的刊物,他极力宣扬个人在大型机构面前应当保有尊严,并鼓吹如果尊严被剥夺人们应当具有反击的权利,他的思想和言论所造就的影响力足足流传了二十多年。
黑客队伍在这个时期日渐壮大,一些后来在IT技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包括苹果机创始人之一的沃兹尼亚克。越来越多的黑客们在共享着技术所带来的喜悦的时候,发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欠缺互相交流心得的地方。因此,在1978年,来自芝加哥的兰迪·索萨及沃德·克里斯琴森便制作了第一个供黑客交流的网上公告版,此BBS至今仍在运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