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防范人情干扰执法?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情网。提及人情网,扑面而来的几乎全是责备的声音。但笔者认为,人情网并非一无是处。每个社会人都不可避免地身处在一张无形的人情网中,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人情网背后是一个各行业、各领域、各层面的社会人的集合。很多时候,要处理一些事务是需要合理运用这张网的。但如果不能控制好“人情”的度,将人情网放至无限大,那后果就会很严重。稍有不慎,就会被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 健全制度是关键。综观目前公众熟知的很多职务犯罪案例可以发现,不健全、不完善的制度也是导致渎职的重要原因。由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建立健全制度,变争取自由裁量为争取制度标准,变重制定制度到重探索制度可行性,从源头上堵住制度漏洞,让试图钻空子的企业无空可循,这样既是尊重制度促进工作,也是对监察执法人员自身最大的保护。 强化监督是保障。任何制度、经验,脱离了监督都将无从考证其效果。在环境监察执法过程中,只有强化监督,才能从最大程度上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弱人情网的影响。监督包括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制度层面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操作层面则是指工作过程中通过开展后督察、集体会审和轮岗轮查等方法,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堵住漏洞。
如何让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硬”起来
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对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领导干部重视不足等原因,导致乡镇纪检监察组织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严、主业主责不明、工作缺少主动性。如何解决这些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工作虚化、职能弱化的问题,使其体现“实”的力度、“严”的要求,是摆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
立足“三转”,解决三个问题
转职能,厘清主责,解决“干什么”的问题。认真清理和规范乡镇纪(工)委书记分工,不再具体分管可能影响监督职责的工作,促使其回归主业。同时,列出责任清单,要求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好“两个责任”配套制度的执行;二是抓住关键,加强作风建设;三是盯住重点,坚决查处群众身边腐败行为;四是办理信访问题,发现线索及时报告。
转方式,科学履职,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要求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把纠正“四风”、查办案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工作方式,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领域开展监督检查,抓早抓小,快查快办,突出监督执纪效果。
转作风,求真务实,解决“干得好”的问题。加强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定和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责任倒查”、“一案双查”,对履行“纪委监督责任”工作不力的乡镇纪(工)委书记坚决问责。
强化“管理”,理顺体制机制
完善日常管理体系。完善乡镇纪(工)委与上级纪委之间的业务联系和工作报告制度,促进工作互动;完善乡镇纪检监察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度,规范信访、案件检查等程序,确保乡镇纪检工作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立健全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协调机制以及片区联合、交叉办信办案等机制,防止乡镇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因素干扰监督执纪。
改革领导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双重领导体制,加强对乡镇纪(工)委的领导管理和监督指导。建立县(市、区)纪委监察室分片联系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增强县(市、区)纪委在乡镇纪(工)委书记、副书记人事任免、考核交流中的话语权,从体制上解决镇街纪委对同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对一把手监督不力的问题。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以纪律审查、履行监督职责等情况为主要考核内容,降低主业主责以外(如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类指标)的考核分值。民主测评环节采取社会调查评价与民主测评结合的方式进行,兼顾地方党委意见,确保考核结果能真实客观。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作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调动乡镇纪检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好“三关”,建设过硬队伍
把好干部“入口关”,畅通招贤渠道。注重学历高、能力强、技术型人才的引进和储备,不断充实和改善乡镇纪检监察队伍。
把好教育培训关,提升业务素养。在培训对象上,重点加强对新进纪检监察系统和新走上领导岗位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加强执纪监督业务知识和经济、审计、财务、基础建设等有关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训、以案代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结合。
把好自身建设关,严防“灯下黑”。一方面认真抓好监督管理制度、规定的落实;另一方面创造条件、丰富载体、畅通渠道,把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落到实处,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行为,用铁的纪律打造组织信任、人民信赖的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徐晓强)
3.如何完善基层监督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人情干扰、不愿监督等问题?
3.如何完善基层监督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人情干扰、不愿监督等问题?
交叉巡察,这一产生于全面从严治党生动实践的监督形式,因为对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被不少地方实践运用。然而在具体工作中,这种巡察方式也表现出一些尚待克服的困难和进一步破解的问题。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中央巡视工作五年规划明确,探索开展交叉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