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黑客事件
1、1988年11月:罗伯特·塔潘·莫里斯 对阵 全球
罗伯特·塔潘·莫里斯(Robert Tappan Morris)1988年成为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生,他研制出一种自我复制的蠕虫,并赋予它使命:确定互联网的规模(go out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internet)。事与愿违,蠕虫的复制无法控制,它感染了数千台电脑,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并促使美国政府针对电脑创建了应急响应(create a emergency response for computers)。
由于意外的失误,莫里斯最终被指控违反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Computer Fraud Abuse Act),被判处1万美元罚金,及400小时社区服务。莫里斯的源代码存放于一个黑色3.5英寸软盘中,在波士顿科学博物馆(Boston Museum of Science)中进行展示。
2、2009年7月:不知名 对阵 美国和韩国
在2009年7月的3天中,韩国大量日报、大型在线拍卖厂商、银行和韩国总统的网站 ,以及白宫和五角大楼的网站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的多轮攻击,逾16.6万台电脑受到影响。部分人士认为,朝鲜无线通讯部门利用Mydoom蠕虫病毒的后门,进行了这次攻击。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实。
3、1999年3月:大卫·史密斯 对阵 微软Word Excel
大卫·史密斯(David L. Smith)在1999年发布了一个计算机病毒。史密斯使用被盗的美国在线账号,向美国在线讨论组Alt.Sex发布了一个感染Melissa病毒的Word文档。史密斯的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传播,使得被感染电脑的邮件过载,导致像微软、英特尔、Lockheed Martin和Lucent Technologies等公司关闭了电邮网络。
这一事件造成8000万美元损失。由于释放病毒,史密斯面临10年监禁和5000美元罚金,史密斯最终仅服刑20个月。
4、2009年8月 俄罗斯 对阵 博客主Cyxymu
由于俄罗斯黑客进行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拥有数亿用户的社交网站在2009年夏天经历了数小时的拥堵和中断服务,黑客声称其目的是为了让博客主Cyxymu禁声。Facebook安全主管马克斯.凯利(Max Kelly)表示,这是针对Cyxymu通过多种方式同时进行攻击,以使别人不能跟他联系。
5、1999年8月:乔纳森·詹姆斯 对阵 美国国防部
乔纳森·詹姆斯(Jonathan James)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电脑黑客,他在1999年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的军用电脑,并获取了数千份机密信息、注册信息,以及控制国际空间站上生活环境的价值170万美元软件。
入侵被发现后,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关闭了网络,并花费数千美元进行安全升级。詹姆斯在2007年自杀。
6、2008年11月 无名人士 对阵 微软Windows
自2008年末,Conficker蠕虫病毒利用了微软操作系统中的大量漏洞。Conficker蠕虫病毒一旦控制被感染机器,它将大量电脑连接成可由病毒创造者控制的一个大型僵尸网络。自从首次被发现,Conficker蠕虫病毒已经感染了全球数百万电脑和商业网络。
7、2000年2月 黑手党男孩 对阵 雅虎、CNN、eBay、戴尔和亚马逊
15岁的迈克尔·凯尔(Michael Calce)-黑手党男孩(Mafiaboy)在2000年2月利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了雅虎,并随后攻击了CNN、eBay、戴尔和亚马逊等公司的服务器。凯尔被加拿大警方逮捕,面临3年监禁,凯尔最终被判处在青少年拘留中心(juvenile detention center)8个月的监禁,并交纳250美元捐款。
8、2008年1月:匿名 对阵 山达基教
黑客利用分布式拒绝服务针对山达基教(Church of Scientology)的Scientology.org站点进行了攻击。黑客攻击的目的是:通过反向洗脑,来将民众从山达基教中解救出来。安全专家根据对分布式攻击所派生的流量监测认为,攻击为中等规模攻击。安全专家指出,攻击并非是一或者二个人所为。
9、2002年2月:艾德里安.拉莫 对阵《纽约时报》
在此之前,无家可归的黑客-艾德里安.拉莫(Adrian Lamo)因从Kinko连锁店和星巴克咖啡馆攻击《纽约时报》等公司的服务器而名声大振。2002年2月拉莫入侵Grey Lady数据库,在一列Op-Ed投稿人中添加了自己的名字,并在Lexis-Nexis中搜索自己。
联邦调查局表示,Lexis-Nexis搜索共造成《纽约时报》30万美元损失,拉莫也面临15年监禁。拉莫最终被判缓刑2年,以家拘禁6个月,并处以6.5万美元罚金。
10、1990年6月:凯文·鲍尔森 对阵 洛杉矶KIIS FM电台
凯文·鲍尔森(Kevin Poulsen)是一位青年电话黑客。为了成为洛杉矶KIIS FM电台“周五赢辆保时捷”(Win a Porsche By Friday)节目的第102位获胜呼入者,鲍尔森攻击了电话线路。在随后几个月中,鲍尔森还对一位好莱坞女明星的电话进行窃听,并攻击了军队及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话。
联邦调查局指控鲍尔森犯有系列诈骗及洗钱罪。鲍尔森被判入狱51个月,并被判为损坏的广播站支付5.6万美元罚金。鲍尔森同时被判三年禁止接触电脑。鲍尔森现在是连线杂志的记者,他还运营着博客Threat Level blog。Threat Level blog在今年6月6日首先报道了美国陆军情报分析员布拉德利·曼宁(Bradley Manning)是维基解密消息源的消息。
Vladimir Levin--这位数学家领导了俄罗斯骇客组织诈骗花旗银行向其分发1000万美元。
Steve Wozniak--苹果电脑创办人之一。
Tsotumu Shimomura--于1994年攻破了当时最著名黑客Steve Wozniak的银行帐户。
Linus Torvalds--他于1991年开发了著名的Linux内核,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电脑系学生。
Johan Helsingius--黑尔森尤斯于1996年关闭自己的小商店後开发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被称为“penet.fi"的匿名回函程序,他的麻烦从此开始接踵而至。其中最悲惨的就是sceintology教堂抱怨一个penet.fi用户在网上张贴教堂的秘密後芬兰警方在1995年对他进行了搜查,後来他封存了这个回函程序。
Tsutomu Shimomura--能记起他是因为抓了米特尼克。
Eric Raymond--Eric Raymond就一直活跃在计算机界,从事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同时,Eric Raymond更热衷于自由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并撰写文章、发表演说,积极推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发展,为自由软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写的《大教堂和市集》等文章,是自由软件界的经典美文,网景公司就是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决定开放他们的源代码,使浏览器成为了自由软件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找一些著名黑客的故事!
世界十大黑客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李纳斯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道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缁安遄�牡枷撸�馐峭ㄏ蚧チ��?56K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道士的象征性奖励。
主要成就:好像是谈论梦想,又好像是“X档案”中的一段情节。一个21岁的芬兰大学生,在学生宿舍里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然后公布于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程序员为之增补、修改和传播,短短几年就拥有了1000多万的用户,成为地球上成长最快的软件。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十大老牌黑客之:沃兹尼克
在硅谷,一个人要赢得好名声远比赢得大把的钱财要困难得多。因为财富是声名鹊起的基本条件。而要赢得财富,就必须勾心斗角,逐利而去。因此无论是苹果的乔布斯、Oracle的埃里森还是英特尔的葛鲁夫,都只能在当地获得毁誉参半的名声。但是,如果在硅谷还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认的“好人”,那么这个人肯定非沃兹莫属。
这位当年的技术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纯朴,早早离开了热闹的中心。这也注定了他必然与计算机业沿着不同的路线,书写各自的历史。现在,昔日的战友乔布斯又在叱诧风云,而他则过着自己安静的生活。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
不可思议的是,当初这个操作系统的诞生,并不是为了把它推向市场,甚至不是为了让更多人使用,而仅仅是作者为了便于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为了自己更方便地玩游戏。连Unix这个别扭的名字,也是对早期一个名为Multics操作系统开玩笑的称呼。在后来的获奖答谢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里奇坦然说:“我们的目的是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它”。
然而,在这不经意间,奇迹诞生了,再一次验证了IT业的创新往往是兴趣,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使然。经过10年的内部使用,于70年代中期开始。Unix第一次公诸于世,就慢慢走向成功,震动整个计算机业。1969年开始工作时,里奇和汤普生根本没有想过要掀起业界的狂热,在1974年以前,他们甚至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项目的消息。而当Unix露面时,他们还惊奇于会引起如此大的兴趣。他们并没有积极推销,大学、研究机构可以免费使用,而且还提供源代码。
主要成就:贝尔实验室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工作组的创造力的推进剂。里奇和汤普森在1969年创造了UNIX, UNIX是小型机上的一个一流的开放操作系统,它能帮助用户完成普通计算、文字处理、联网,很快成为一个标准的语言。
鲜为人知的事实:由汤普森和他的贝尔实验室的同事罗布.派克(Rob Pike)创造的Plan 9,是由UNIX衍生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十大老牌黑客之:斯托曼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鲜为人知的事实: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24万美元天才奖。
十大老牌黑客之:约翰.德拉浦
主要成就: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n Crunch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自己独特的工具: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的玩具口哨,能够产生2600赫兹的音调,这是(让电话系统)开启一个(电话)呼出的蓝匣子(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用户就也可以免费地打(长途)电话。(随后的奥斯卡梅耶韦纳Oscar Meyer weiner口哨也曾一度获得电话飞客们的青睐)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米特尼克
主要成就: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他由于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世界的小男孩”。
米特尼克的圣诞礼物来自联邦通信管理局(FCC)。FCC决定,恢复米特尼克的业余无线电执照。从13岁起,无线电就是米特尼克的爱好之一。现在,他仍然用自制电台和朋友通话。他认为,正是这一爱好引发了他对计算机黑客这个行当的兴趣。不过,这份执照恢复得也并不轻松,他必须交付高达16,000美元的罚款。“这是世界上最贵的一份业余无线电执照,米特尼克说,‘不过我仍然很高兴。’”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雷蒙德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辩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目前,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卡普尔
1971年,卡普尔从耶鲁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对计算机萌生兴趣。他继续到研究生院深造。20世纪60年代,退学是许多人的一个选择。只靠知识的皮毛,你也能过日子。那些年里,卡普尔1年可以挣1.2万美元。他漫无目标地在游荡,正如他后来描绘自己这一时期的生活时所说,他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吉普赛人”。
主要成就:在80年代中期,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1982年创办Lotus公司,并担任CEO。推出个人电脑“杀手级应用”软件Lotus1-2-3,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卡普尔发起创办的电子边疆基金会(EFF),维护黑客利益,被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卡普尔也因此成为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人物和黑客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卡普尔是硅谷黑客理念的真正体现:反对公司、不裱�髁骶�瘛⒏挥写丛臁⒊缟谐鍪馈8谴脑蚴窍执�诳偷奶逑郑�肟ㄆ斩�纬上拭鞫哉铡8谴氖欠椿�降男は瘢���郧浚��秩胧溃�非罄�妫��墓�疽惨匝怪谱杂啥�晒Γ�霾�舐�⒈孔尽⒋看庖陨桃登��牟�贰S胨�啾龋�ㄆ斩��且晃幻窦涞挠⑿邸6�谴脑蚴侵髁魃缁岬挠⑿邸?/P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莫里斯
主要成就:这位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学家的儿子,康奈尔大学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过程中戏剧性地散播出了网络蠕虫病毒后,“Hacker”一词开始在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此次的事故中成千上万的电脑收到了影响,并导致了部分电脑崩溃。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在家里。莫里斯的父亲曾从NSA带回把一台原始的神秘的密码机器到家里。它成为一家人的谈资。
1988年冬天,正在康乃尔大学攻读的莫里斯,把一个被称为“蠕虫”的电脑病毒送进了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互联网。1988年11月2日下午5点,互联网的管理人员首次发现网络有不明入侵者。它们仿佛是网络中的超级间谍,狡猾地不断截取用户口令等网络中的“机密文件”,利用这些口令欺骗网络中的“哨兵”,长驱直入互联网中的用户电脑。入侵得手,立即反客为主,并闪电般地自我复制,抢占地盘。
当警方已侦破这一案件并认定莫里斯是闯下弥天大祸的“作者”时,纽约州法庭却迟迟难以对他定罪。在当时,对制造电脑病毒事件这类行为定罪,还是世界性的难题。前苏联在1987年曾发生过汽车厂的电脑人员用病毒破坏生产线的事件,法庭只能用“流氓罪”草草了事。
1990年5月5日,纽约地方法庭根据罗伯特.莫里斯设计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停止运行的重大事故,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大众对黑客的印象永远不可能回复。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步入主流。、
注:匿迹 希望称为第11位
世界上著名的黑客事件有那些~
Richard
Stallman--传统型大黑客,Stallman在1971年受聘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程序员。
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贝尔实验室的电脑科学操作组程序员。两人在1969年发明了Unix操作系统。
John
Draper(以咔嚓船长,Captain
Crunch闻名)--发明了用一个塑料哨子打免费电话
Mark
Abene(以Phiber
Optik而闻名)--鼓舞了全美无数青少年“学习”美国内部电话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Robert
Morris--康奈尔大学毕业生,在1988年不小心散布了第一只互联网蠕虫。
Kevin
Mitnick--第一位被列入fbi通缉犯名单的骇客。
Kevin
Poulsen--Poulsen于1990年成功地控制了所有进入洛杉矶地区KIIS-FM电台的电话线而赢得了该电台主办的有奖听众游戏。
Vladimir
Levin--这位数学家领导了俄罗斯骇客组织诈骗花旗银行向其分发1000万美元。
Steve
Wozniak--苹果电脑创办人之一。
Tsotumu
Shimomura--于1994年攻破了当时最著名黑客Steve
Wozniak的银行帐户。
Linus
Torvalds--他于1991年开发了著名的Linux内核,当时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电脑系学生。
Johan
Helsingius--黑尔森尤斯于1996年关闭自己的小商店后开发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被称为“penet.fi"的匿名回函程序,他的麻烦从此开始接踵而至。其中最悲惨的就是sceintology教堂抱怨一个penet.fi用户在网上张贴教堂的秘密后芬兰警方在1995年对他进行了搜查,后来他封存了这个回函程序。
Tsutomu
Shimomura--能记起他是因为抓了米特尼克。
Eric
Raymond--Eric
Raymond就一直活跃在计算机界,从事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同时,Eric
Raymond更热衷于自由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并撰写文章、发表演说,积极推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发展,为自由软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写的《大教堂和市集》等文章,是自由软件界的经典美文,网景公司就是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决定开放他们的源代码,使浏览器成为了自由软件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世界上大名鼎鼎的黑客都做过哪些让人非常震惊的事情?
郭盛华是中国黑客界的传奇人物,他表示自己当黑客是想让安全漏洞引起注意,并且表示自己不会使国内的任何正常机构受到来自国外的袭击,这理由足够霸气。早在华盟成立之初,中国企业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日本黑客组织开始对中国企业的网站进行各种骚扰和窃取数据,这时华盟为了保护国内网络数据安全,同日本黑客开战,打败了在中国气焰嚣张的日本黑客联盟,而最为著名的日本南极捕鲸事件中,华盟对日本多个政府网站强势攻击,导致网站瘫痪数周,无法正常工作,被列为国际特大事件,一夜之间他成了日本的红名人物,被日本限制进入日本的国境。中菲黑客抗战、反台独黑客战役中均有郭盛华的身影…
盘点一下,有哪些著名的黑客入侵案?
“CIH病毒”事件,是一位中国台湾大学生所编写的,全球不计其数的电脑硬盘被垃圾数据覆盖。“梅利莎病毒”事件,1999年3月,梅利莎登上了全球报纸的头版。
全世界最牛的,危害最大的几起黑客事件是哪些?
这位现年不过35岁的年轻人,其黑客生涯到其后来入狱时差不多有15年了。他的作案时间之长、作案次数之多、破坏力之大,他的技术之精、经历之传奇,都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电脑警察们汗颜。 米特尼克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小就学会了自立,却也从小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70年代末,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他第一次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他很快对社区“小学生俱乐部”里惟一的一台电脑着了迷,并因此培养起了高超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中学的老师一致认为他是个聪明的、有培养前途的孩子,直到有一天发现他使用学校的计算机闯入了其他学校的网络。人们震惊之余,他也不得不因此而退学。 当时,美国已开始建立一些社区电脑网络。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连。当然,这些“电脑领地”之门常常都有密码封锁。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他用打工赚的钱买了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年仅 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 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他又破译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道歉。公司一开始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经反复检测,发现电脑软硬件均完好无损,才意识到是有人破译了密码,故意捣乱。当时他们惟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码,可这在米特尼克面前实在是雕虫小技。 幸好,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联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他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真地查阅“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 。不久,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他嘲笑这些特工人员漫无边际的搜索,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工的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了十足的罪犯。 凭借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了。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许多善良的、并不了解真相的人们纷纷要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也许是由于网络犯罪还很新鲜,法律上鲜有先例,法院顺从了“民意”,只将米特尼克送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于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 很快,米特尼克就被假释了。不过,他并未改邪归正。电脑网络对他的诱惑太大了。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些信誉不错的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连续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发出让人愤怒的错误账单,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他甚至决定向全美工业机密电脑中枢———全美数据装配系统发动进攻。 1988年他再次被执法当局逮捕,这次的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盗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这次,他甚至未被允许保释。心有余悸的警察当局认为,他只要拥有键盘就会对社区构成威胁。米特尼克被判处一年徒刑。出狱后,他试图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联邦政府认为他是对社会的一个威胁,于是他受到严密监视。每一个对他的电脑技艺感兴趣的雇主,最后都因他的监护官的警告而拒绝了他的申请。这在一定意义上剥夺了米特尼克弃恶从善的可能。1993年,心里极不踏实的联邦调查局甚至收买了一个黑客同伙,诱使米特尼克重操故技,以便再次把他抓进监狱。米特尼克轻易就上了钩,非法侵入了一家电话网。但头号黑客毕竟不凡,他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网,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逮捕令发出之前就跑了。联邦调查局立刻在全国范围对米特尼克进行通缉。其后两年中,联邦调查局不仅未能发现米特尼克的踪影,而且,有关的报道更使这一案件具有了侦探小说的意味:米特尼克在逃跑过程中,设法控制了加州的一个电话系统,使他得以窃听追踪他的警探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