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用BT下电影,被黑客攻击,急!
- 2、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封BT?怎么封BT?
- 3、什么叫BT下载?
- 4、我电脑用迅雷BT下载为什么会遭黑客远程攻击?
- 5、局域网有人用BT用得太变态
- 6、简单地介绍下BT的P2P技术
用BT下电影,被黑客攻击,急!
cpu100%又不能说明被黑客攻击了。而且bt下载本来就要共享的。端口关闭可以用防火墙也可以用windows系统本身的程序关。
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封BT?怎么封BT?
是因为它占用了大量网络带宽。因此,限制每个用户使用的网络带宽,可以明显缓解BT对网络的危害。
把要用的端口打开,其他关闭就可以了。因为BT使用的是动态的端口。
通常把4000以上的封了,把4000、8000等已知应用的端口打开
用本地连接-TCP/IP-高级-选项-TCP/IP筛选,启用筛选机制来筛选端口; 打开/关闭端口
什么叫BT下载?
1、什么是BT?
BitTorrent(中文全称比特流,简称BT,又称变态下载)是一个多点下载的P2P软件。不象FTP那样只有一个发送源,BT有多个发送点,当你在下载时,同时也在上传,使大家都处在同步传送的状态。
BT的工作原理?
BT首先在上传者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多个部分,客户端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部分,客户端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部分。
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拿乙已经下载好的第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去到甲的电脑上去拿甲已经下载好的第N部分。
2、BT下载会比http、FTP快吗?
从原理上来说,由于BT先进的下载方式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荷,同时加快了客户端的下载速度。所以BT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而传统的服务器下载方式,速度取决于你的带宽和服务器分给你的带宽。
3、什么叫种子?
种子就是提供你下载的网友,而这个文件有多少种子就是有多少个网友在下载同时上传。
4、怎么样下载?
BT需要使用其特殊的软件才能进行下载
5、装完软件了,接下来?
安装好软件后我们需要到一些提供BT种子的网站去,
6、BT下载好慢!
你是内网吗?通常内网不能响应一部份外网用户的连接要求,所以会损失掉一部份的下载速度。
如果你是外网,请注意你下载文件的种子数。
7、种子很多啊?为什么还是慢?
因为现在很多软件都有上传限制功能,一些怕BT频繁读写硬盘或者共享意识薄弱的用户,在下载的同时限制了上传速度,所以种子多也有可能下载慢的。
8、BT会伤害硬盘吗?
会加大硬盘的工作量,但是现在的下载基本都在使用BT的核心技术P2P,如迅雷等,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参考资料:;replyID=534id=534skin=0
我电脑用迅雷BT下载为什么会遭黑客远程攻击?
并不是BT下载遭到黑客攻击,而是你某些端口是关闭,由于你机器上没中木马,他们只能尝试攻击你,并不能控制你。你打开金山的拦截记录,看是哪个端口被攻击,然后百度下怎么关闭该端口就行了
局域网有人用BT用得太变态
直接把他封杀掉就好了
限制带宽
BT之所以会危害到局域网,是因为它占用了大量网络带宽。因此,限制每个用户使用的网络带宽,可以明显缓解BT对网络的危害。笔者以大家常用的代理软件CCProxy为例,对用户带宽进行限制。
在服务器端的CCProxy主窗口中,点击“账号”按钮,弹出账号管理对话框,在属性栏的“允许范围”中选择“允许部分”,接着点击“新建”按钮,弹出账号对话框。接下来,限制IP地址为“192.168.0.12”的客户机的带宽。
在“IP地址/IP段”中输入该IP地址,然后设置“最大连接数”,默认为“-1”,就是不进行任何限制,在此输入“5”,这样客户机只能和代理服务建立5个连接,也就可以限制BT下载时使用的线程数。接着在“带宽(字节/秒)”栏中为客户设置最大的网络带宽,如限制为100KB/s,则可输入“102400”,最后点击“确定”按钮。这样该客户机只能使用100KB/s的带宽,而且它和代理服务器最多只能建立5个连接。其它客户机的限制方法与此相同,不再赘述。
彻底封闭BT下载
解决BT对局域网的危害,最彻底的方法是不允许进行BT下载,BT一般使用TCP的6881~6889的端口。由于个人网络防火墙只能封闭本机的BT端口,对局域网用户无效,笔者就采用ISA2004封闭BT端口。
在ISA控制台窗口中,右键点击“防火墙策略”,选择“新建→访问规则”,弹出访问规则向导对话框,在“访问规则名称”栏中输入“禁用BT”,点击“下一步”按钮后,选择“拒绝”选项,接着在“协议”对话框中选择“所选的协议”。
点击“添加”按钮,在“添加协议”对话框中点击“新建→协议”,弹出协议定义向导对话框,在名称栏中输入“BT”,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首要连接信息”对话框。点击“新建”,弹出“新建/编辑协议连接”对话框,在“协议类型”中选择“TCP”,选择方向为“入站”,端口范围为“从6881到6889”,然后点击“确定”按钮,接下来一路点击“下一步”按钮,即可完成BT协议的定义。
接着在添加协议对话框中展开“用户定义”,并添加BT协议,点击“下一步”按钮后,指定访问规则源。点击“添加”按钮,弹出“添加网络实体”对话框,展开网络目录,选择“内部”。点击“添加”按钮,接着点击“下一步”按钮,设置访问规则目标,在网络实体对话框中展开网络目录,添加“外部”,然后进入“用户集”对话框,选择“所有用户”并点击“完成”按钮。
最后在防火墙策略窗口中选中这一规则,并点击上方的“应用”按钮.这样局域网内的用户就不能进行BT下载了。但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如果BT软件使用的不是6881~6889的端口,该规则就会失效。由于BT端口是可改变的,所以一旦BT下载端口发生改变,你就得立即查到新的端口,并将它封掉。
----------------------------------------------------------------------------------------------------------
2.:针对WAN-路由-交换机-pc上网的
因为上网不是通过一台服务器而实现,所以不能用上面的方法,所以我们要
1.确定数据流量过大的机器.
我使用的是的Sniffer 4.70汉化版,具体使用方法:
一、Sniffer软件的安装
在网上下载Sniffer软件后,直接运行安装程序,系统会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和软件注册码,安装结束后,重新启动,之后再安装Sniffer汉化补丁。运行Sniffer程序后,系统会自动搜索机器中的网络适配器,点击确定进入Sniffer主界面。
二、Sniffer软件的使用
打开Sniffer软件后,会出现主界面,显示一些机器列表和Sniffer软件目前的运行情况,上面是软件的菜单,下面有一些快捷工具菜单,左侧还有一排快捷菜单按钮。由于使用的是汉化版软件,因此部分词语汉化不是太准确。
1、获取网络中的机器列表
Sniffer软件运行后,首先要搜索网络中的机器。在“工具”菜单中找到“地址簿”选项并运行,在“地址簿”中的左侧工具菜单中,可以找到一个“放大镜”的图标,这是“自动搜索”的按钮。运行“自动搜索”功能后,在IP地址段中输入网络的开始IP地址和结束地址,然后系统会自动搜索。搜索完成后,会出现一个如图1的机器列表。
2、保存机器列表
Sniffer搜索网络中所有的机器列表后,可以在“数据库”菜单中选择“保存地址簿”选项,将当前的机器列表保存,以备日后使用。由于Sniffer的地址簿保存了网络中客户机的IP地址、网卡的MAC地址等信息,如果网络中的客户机更换了网卡,则必须重新搜索机器列表并重新保存地址簿。如果网络中没有新机器增加,就无需更新此地址簿。
三、Sniffer菜单及功能简介
Sniffer进入时,需要设置当前机器的网卡信息。进入Sniffer软件后,会出现如图2的界面,可以看到Sniffer软件的中文菜单,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具按钮。在日常的网络维护中,使用这些工具按钮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1、主机列表按钮:保存机器列表后,点击此钮,Sniffer会显示网络中所有机器的信息,其中,Hw地址一栏是网络中的客户机信息。网络中的客户机一般都有惟一的名字,因此在Hw地址栏中,可以看到客户机的名字。对于安装Sniffer的机器,在Hw地址栏中用“本地”来标识;对于网络中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Sniffer只能显示这些网络设备的MAC地址。
入埠数据包和出埠数据包,指的是该客户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数量,后面还有客户机发送和接收的字节大小。可以据此查看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大小。
2、矩阵按钮:矩阵功能通过圆形图例说明客户机的数据走向,可以看出与客户机有数据交换的机器。使用此功能时,先选择客户机,然后点击此钮就可以了。
3、请求响应时间按钮:请求响应时间功能,可以查看客户机访问网站的详细情况。当客户机访问某站点时,可以通过此功能查看从客户机发出请求到服务器响应的时间等信息。
4、警报日志按钮:当Sniffer监控到网络的不正常情况时,会自动记录到警报日志中。所以打开Sniffer软件后,首先要查看一下警报日志,看网络运行是否正常。
四、Sniffer在网络维护中的应用,解决网络传输质量问题
Sniffer在网吧网络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流量分析和查看功能,解决网吧中出现的网络传输质量问题。
1、广播风暴:广播风暴是网吧网络最常见的一个网络故障。网络广播风暴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客户机被病毒攻击、网络设备损坏等故障引起的。可以使用Sniffer中的主机列表功能,查看网络中哪些机器的流量最大,合矩阵就可以看出哪台机器数据流量异常。从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网络的具体故障点。
2、网络攻击: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黑客技术吸引了不少网络爱好者。于是,一些初级黑客们,开始拿网吧来做实验,DDoS攻击成为一些黑客炫耀自己技术的一种手段,由于网吧本身的数据流量比较大,加上外部DDoS攻击,网吧的网络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中断现象。对于类似的攻击,使用Sniffer软件,可以有效判断网络是受广播风暴影响,还是来自外部的攻击。
3、检测网络硬件故障:在网络中工作的硬件设备,只要有所损坏,数据流量就会异常,使用Sniffer可以轻松判断出物理损坏的网络硬件设备。
-----------------------
2.切断使用BT的电脑的网络
切断局域网内电脑的网络连接有很多软件可以实现,网络剪刀手(netcut),网络执法官等
现在我说一下网络执法官:
网络执法官是一款网管软件,可用于管理局域网,能禁止局域网任意机器连接网络。对网管来说,这个功能很实用,可是,现在这一优秀的管理工具软件,却成为许多捣乱分子的“凶器”,他们经常利用这一功能禁止一些机器正常上网。不过,只要充分了解网络执法官的具体功能,就可以轻松对付这些恶意的捣乱了。
一、网络执法官简介
在局域网中任意一台机器上运行网络执法官的主程序NetRobocop.exe ,都可以穿透防火墙、实时监控、记录整个局域网用户上线情况,限制各用户上线时所用的IP、时段,并可将非法用户踢下局域网。该软件适用范围为局域网内部,不能对网关或路由器外的机器进行监视或管理,适合局域网管理员使用。
在网络执法官中,如想限制某台机器上网,只要点击“网卡”菜单中的“权限”,选择指定的网卡号或在用户列表中点击该网卡所在行,从右键菜单中选择“权限”即可限制该用户的权限。对于未登记网卡,可以这样限定其上线:设定好所有已知用户(登记),将网卡的默认权限改为禁止上线即可阻止所有未知的网卡上线。其原理是通过ARP欺骗发给被攻击的电脑一个假的网关IP地址对应的MAC,使其找不到网关真正的MAC地址,这样就可以禁止其上网。
二、网络执法官的功能
1、查看机器流量:对于在网络执法官监控范围内的客户机,在主界面中,点一下客户机的网卡,然后查看“本机状态”就可以看到这台机器的流量了。网络执法官与Sniffer软件一样,都可以查看网络中客户机的数据流量,但网络执法官不如Sniffer的流量显示方便直观。
2、智能监控:运行网络执法官软件后,可以通过“网卡”菜单中的“权限”限制一部分机器上网,这个功能很容易被捣乱分子利用来搞破坏。机器上安装并运行网络执法官软件后,机器图标在网络执法官软件中是红色的,其他正常运行的机器是淡绿色。红色代表机器处于网络混杂模式,利用这点可以轻松找到运行网络执法官软件的机器,从而就可以找到搞破坏者所在的机器了。但是,在手工监控时一定要注意,我们本机也是安装了网络执法官软件的,机器也处于网络混杂模式,千万不要把自己清除出去了。
如果发现网络中有捣乱者,网络执法官的监控功能会自动发出警报的。可以在网络执法官“设置”菜单中找到“安全”选项,设置管理机器的IP,当网络中有破坏者捣乱时,机器就会自动发出声音提示。这一智能监控功能,大大方便了对一些利用网络执法官捣乱者的监控。
简单地介绍下BT的P2P技术
简单的说:P2P = Peer to Peer即点对点。在网上,一台电脑就可以称为一个“点”。以前下载都是FTP或HTTP的。也就是用户都从服务器上下载,当然受服务器带宽以及处理能力的影响。现在BT下载则不仅仅依靠服务器了。甚至服务器上只保存种子文件就可以了。用户要从其他的用户中下载数据。好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分布式计算,把服务器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又充分利用了网络中其他用户的资源。
BT下载指的是同时上传的人数,他可以是正在下载的用户,也可以是下载后未关电脑,而继续做种的用户。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 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可以归入P2P是拍卖网站譬如eBay,人们在总结eBay的模式的时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点类似?eBay就是一个将人们联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区,用户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户叫卖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服务,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的。如果将“交易”的概念推广,C2C就是P2P的一个特例,这里人们互相交换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Napster和即时讯息在赋予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户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时,却破坏了服务器端的那种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对等联网思想,因为它们都需要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对等联网的许多服务器。这也正是诸如Gnutella和Freenet不断的宣称它们创造了“纯粹”的P2P,完全没有中心服务器的P2P服务。
p2p的思想溯源:回到互联网的本质
如果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在WWW出现伊始P2P就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人们各自建立网页、互相做链接,人们上网是沿着链接冲浪。那时的web是真正的“网”(web)。但是当Yahoo!和Lycos建立了搜索引擎和门户站点后,人们上网的方式被改变了,人们从此到一个地方去获取所有的信息。记得_blank"新浪曾经有一段时间说它们是“目标站点”模式,但是如果多问一句,现在人们一条一条地阅读_blank"新浪的新闻,在头脑中还有一个“网”的概念吗?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站点控制了信息的流动、充斥了过时的信息、阻碍了真正的交流,或者对于很多人来说,另外还有太多的广告。 P2P就是把控制权重新还到用户手中去。人们通过P2P可以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甚至整个硬盘。这种能量是非常令人激动的,那些费心存储在自己的硬盘上的东西肯定是我们认为最有价值,所有人都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将使互联网上信息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是不是有一种和WWW刚刚出现的时候同样的激动呢?有一点。
因为每个Peer都代表了其后的人,基于自组织的网上社区也正在显现。与门户站点从上而下建立社区的方式不同,人们将以自发的方式形成社区。
当人们加入P2P网络的时候,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机会,所有人都拥有了极容易地在网络上创造“内容”的机会。当然,真正在网络上创造或提供内容的人还是少数的,据统计Gnutella的用户中仅仅有2%向其他用户提供了内容,即使在比较活跃的Usenet张贴文章的用户也仅占所有用户的7%。但是,P2P第一次使得所有上网的人都拥有了平等的机会。
下面试图用三句话来揭示P2P的影响:
对等联网:是只读的网络的终结(Peer-to-peer is the end of the read-only Web)
对等联网:使你重新参与互联网(Peer-to-peer allows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 again)
对等联网:使网络远离电视(Peer-to-peer steering the Internet away from 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个新思想,从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个最初创建互联网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不妨花时间作一点回顾。
互联网的发展于近现代的许多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并无不同,即都是先在军事工业形成,再转到民用领域。互联网发源于至今看来也十分新颖的战略思想:为了避免敌人的毁灭性武器命中全国的军事指挥控制中心,应该怎么办?传统的方法是一方面想方设法尽可能地不让敌人知道中心的确切位置,另一方面提高中心的抵御打击的能力。
但在当今的核武器年代,对方有着连一个星球都可以炸毁的核弹,再固若金汤的防御措施一旦受到攻击肯定马上化为乌有。而只要有机密存在,总有打探出机密的方法,所以靠保密中心所在位置的方法也不是长远之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军事人员充分发挥逆向思维,想到既然不可能长期、有效地保护中心免受攻击,那么还不如根本不设中心!
让每一个基地乃至每一台电脑都能独立运作,这么一来等于有了无数中心,敌人除非真的将这个星球炸了,否则其中一个基地或电脑受损,也不影响其他基地或电脑继续发挥作用。正是这种“非中心化”的思想成为形成互联网最基本的概念。
但是许多技术出现之后往往并不会完全按照原先的设计发展,服务器/客户机的架构逐渐变成了互联网的主流,浏览变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互联网的普通用户似乎在慢慢的退化、和电视观众一样被动地浏览着大网站们创造的内容。
人们在网络上的主要活动访问了在这么门户站点上,读新闻、参与讨论组、聊天。但是这使得设计的互联网的一个特性消失了——如果Yahoo因故中断服务如出现什么情况?这种假设不太容易看到,但是年初的黑客攻击各大网站造成的混乱似乎可以给我们一点联想的线索。
上面提到像Napster和即时讯息还是需要位于中心的服务器,那么Gnutella网站上的一句话可能表达了它们所推广的“纯粹”的P2P所包含的“非中心化”的理念:设计Gnutella是为了在核战中生存(Gnutella Is Designed to Survive Nuclear War)。
它的网站上这样描述,纽约的用户受到攻击至多只会影响那个地区的部分用户,而其他地方的Gnutella用户还能正常的使用,这不正是互联网最初的理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