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接单的平台

黑客服务,黑客业务,破解密码,网站入侵,入侵网站

微软悬赏黑客入侵(黑客 微软)

本文导读目录:

微软捕获的第一个中国黑客-刘蝶雨

《成长》:微软捕获中国黑客刘蝶雨大约在5年前,即1998年夏天,李开复第一次来到北京组建研究院的时候,口袋里揣着微软公司雄心勃勃的计划: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到100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那时候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在北京中关村希格玛大厦落了脚。

从那时到今天,积聚在北京微软研究院里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改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的年轻人已经有400多人。如今世界上第一流的5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100篇中有5篇是从这个研究院出去的。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大学校园。

2003年初,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与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一起探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群“微软小子”的成功之路,即他们如何从普通人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这正是本书的主题。

发现了一个黑客,在中国!

“我们发现了一个黑客,在中国。”

2003年1月的一个早上,张亚勤来到办公室,打开电子邮箱,这一行字立即弹出来。

邮件来自微软公司总部的安全小组。该小组的职责之一是监视因特网浏览器在全球的运行情况,专门寻找“臭虫”,然后弥补,同时还要监视网络上面神出鬼没的“黑客”行踪。

对于微软公司来说,网上“黑客”的性质是不同的。有些“黑客”的确对微软抱着敌意,专门寻找微软软件产品中的“臭虫”,利用软件本身存在的漏洞,去攻击那些软件使用者。这种攻击带有极大的破坏性,还让微软公司难堪。另外一些“黑客”则纯粹属于“技术狂”,他们专找大公司产品的毛病。

“可以肯定他是一个中国的学生,”他们告诉张亚勤,“在湘潭大学读书,名叫刘蝶雨。”

湖南·湘潭大学·刘蝶雨

刘蝶雨坐在他的拥挤不堪的房间里,盯着电脑屏幕,目不转睛,已经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那上面是微软公司最得意的产品之一“因特网浏览器”。他知道他想找的东西就在那里面,他已经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可它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他一边想,一边用手指敲击键盘。就在那一瞬间,“因特网浏览器”出了麻烦。

他咧开一嘴大板牙,嘿嘿笑了:“我破坏了它的规则,是不是?”

他身边有不少恨微软的人,看了他做的事情,不免大快人心。开心完了,又在猜测微软那边的动向。“真奇怪,”有个同学对他说,“微软还没有对你采取行动啊?”

正说笑着,电话铃声响了。他拿起来,就听那边有个声音说:“我是微软的。”

刘蝶雨当即目瞪口呆。

“也许你愿意和我们合作”

电话这边真是微软的,叫林斌,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新技术开发部的经理。他接到张亚勤转发的邮件,按图索骥,很容易地找到了刘蝶雨。

“我们找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林斌感觉到对方的紧张,希望缓解气氛。

对方“啊”了一声,还是不说话。

林斌似乎想起了什么,赶忙自我介绍。说自己在北京,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一个工程师小组。

“啊,啊。”

“我只是微软的一个技术人员。”

“啊,啊。”

“我们的院长是张亚勤。他是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

“啊,啊。”

“我曾经参加了视窗2000的制作。”

“那很酷。”对方终于说话了。

“我们对你的工作非常感兴趣。”

“啊。”刘蝶雨又不说话了。

“我们很想请你到北京来看看。也许你愿意和我们合作。”

“啊……”

“你寒假如果没有事的话就来吧。坐飞机坐火车都行。我们负责你的旅行费。”

“我很愿意。”刘蝶雨说,“也许吧。”

“他们是微软的吗?”

蝶雨放下电话,心里还在咚咚跳。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年头骗子太多啦。他们是微软的吗?”接着又一个念头:“就算他们是真的,到底为什么找我呢?该不是要把我关起来吧?”

蝶雨这样想着,第一次感觉到“黑客帝国”的惊险离奇。

实际上他不喜欢别人叫他“黑客”。“我没见过黑客。”有一次他这样说,“有的人把人家的网站都弄垮,叫黑客;有的人技术很好,也叫黑客。黑客的意思太多了,如果你认为黑客也是好人,那我就是黑客。”

说老实话,他完全是在不经意中走上这条路的,只是带着几分好奇、几分兴趣,还有几分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

事情是从2002年6月30日开始的。那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举了不少例子说明怎样发现一个程序中的错误。很多在刘蝶雨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顿时变得简单了,就像文章作者说的,“并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知识和多高明的技巧,你只要从特殊的角度去看它。”

“我也一定能做到。”刘蝶雨这样想。

他的思路屡试不爽,他在微软的“浏览器”上到处找,不停地找到“臭虫”,但是微软也在找他。现在,微软终于找到他了。

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

林斌放下电话,就去找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的经理王谨,请她安排刘蝶雨在寒假期间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来实习。

“这些都可以是假的。我只认电子邮件。”王谨觉得自己似乎不能说服刘蝶雨,只好转回头来找林斌:“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有意思啊?他问你是不是微软的?”

林斌的电话再次来到湘潭:“你相信电子邮件,那很好,我们的电子邮件地址有‘微软’字样,这不会有假吧?”

春节过后,蝶雨终于来到希格玛大厦。

林斌致电微软总部,说他们要找到的“黑客”现在就在他身边。

“太棒了。”对方兴奋地说,“我们在一起开个会吧。”

“你们想要我做什么?”

林斌对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如果想继续在‘浏览器’上找‘臭虫’。我们总部的产品组可以和你合作。你找到漏洞,他们马上弥补,打包,然后再给你。你能得到最新的程序,还没有公布的。”

两个人正在说着,蝶雨的手机响了。那是他父亲从湘潭打来的。

“没问题,我很安全。”蝶雨对着听筒说,又抬起头看着林斌:“我觉得你们微软和外面说的不大一样。”

总部佩服得一塌糊涂

蝶雨开始工作了。连续7天,他在“因特网浏览器”上找到7个“臭虫”,一天一个,而且都是很难找到的。他自己很兴奋,微软总部的人更兴奋,惊叹“这个人怎么这么厉害”。

“他的工作简直太好了。”林斌说。

第八天,林斌给了蝶雨一本书,是专门讲怎样编写安全代码的。作者是微软公司产品部门的一个经理,在书中列举了程序员常犯的错误,极为精致周到,所以这本书成为微软程序员的必读书。

林斌说:“读读这本书,你能更好地发现程序员的弱点在哪里。”

蝶雨大喜,拿回去看了第一章,脑子里面马上有了新主意。他试图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直接深入到书的作者领导的那个小组中去。

林斌听了他的想法,觉得不会有结果:“书是他自己写的,他不会在他领导的小组里犯错误。”

但是蝶雨更相信自己的直觉。

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蝶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发起了他的“战役”。当他使用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个字母的时候,“浏览器”没有任何问题。他继续扩张到第二种方式,仍然没有问题。他一口气做下去,不断扩张出新的表达方式,字符串延伸到第81次,系统的毛病显示出来,他笑了,再接再厉,扩张出至少两百种变化,字符串形成前所未有的长度。结果发现,从第81种变化开始,一直到第100种,系统都会出现问题,最后他莫名其妙地进入一个银行的网页。

“真是太绝了。”林斌说,“别人的测试,只变化十几次、二十次,已经不得了。实际上他的变化是从0到200多次。就是在中间一个短暂的阶段,他发现了问题。问题报告总部,那边的人佩服得一塌糊涂。”

“这种测试,我们根本想像不到。”微软总部的安全小组回电说。

作者简介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著名记者和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主要著作有《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

“微软小子”的成长模型

1.他们的成长与优越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

2.严格的家庭教育与宽松的家庭教育都能使孩子成才,当然,这些微软小子无一例外希望有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

3.考试的“第一名”与后来的成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在学生时期?他们更多地处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们的座右铭是“不必在意名次”。

4.80%的人在中学和大学时期拥有广泛的兴趣,而不只是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他们用在背课本和做习题上的时间,大大低于同学中的平均值。

5.他们并没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商,事实是,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情商都显示出比智商更重要。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6.他们全都在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优秀的老师,而这些老师之所以让他们难以忘怀,奥秘全在课堂之外。例如:教他们如何做人,教他们如何学习,告诉他们朝哪个方向发展。

7.作者还将“微软小子”称为E学生,即他们具有高情商(EQ),将学习视为乐趣(Enjoy),追求卓越(Excellence)。这显然与传统应试教育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而忽视开发学生情商相悖。

如何才不会受到黑客攻击?

信息安全不仅仅需要防范病毒

如果您看过第一篇文章(http://www.microsoft.com/china/technet/community/columns/secmgmt/sm0104.mspx),您大概已经知道我的观点:系统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安全的—至少是,如果您要实际使用系统,它就不可能完全安全。另外一个我赞同的论点是(http://www.britannica.com/ebc/article?eu=405886query=lemmact=),除了蠕虫和病毒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在威胁着信息安全性(虽然蠕虫和病毒是有区别的,但是这方面的专家仍在就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区别而争论不休;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一般的恶意代码,因此在文中将蠕虫和病毒作为同一种攻击类型对待,并将它们统称为“蠕虫”)。既然我们将始终关注蠕虫问题,为什么不能将它们统称为蠕虫呢?Sasser/Blaster/Lion/Trino/Ramen/Slapper 和其他蠕虫都有极强的破坏性,消除这些蠕虫需要巨大的花费。虽然有几个蠕虫属于例外(例如 Linux Ramen 蠕虫和 Code Red),但一般来说蠕虫本身是没有破坏性的。这不是说蠕虫不可能有破坏性,而是说在您处理蠕虫时,您基本上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许多人都感染了相同的蠕虫,至少一部分人能够消除蠕虫,这就免除了您的麻烦。

但是,其中一些蠕虫会在系统中开设后门—这些后门使得真正的恶意攻击者能对系统进行比蠕虫本身的行为恶劣得多的破坏。Nimda 就是这样的蠕虫。另一种 Linux 蠕虫 Slapper 也是如此。蠕虫在您的系统中开设后门之后,恶意攻击者即可通过 Internet 控制您的系统。此外,所有这些蠕虫都不会创建任何种类的日志文件,因此您无法得知别人通过后门进行了哪些操作。系统被其中一种蠕虫感染之后,您就不能再信任该系统上的任何东西。事实上,一旦蠕虫成功地侵入了系统,您就应该将此视为不能再信任系统的征兆。另一种攻击很可能与蠕虫采用了相同的手段(攻击方式),并且可能已经对系统造成了比蠕虫本身更恶劣的影响。关键是,我们不应该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蠕虫上,而是应该更加关注蠕虫利用的漏洞。

电子邮件蠕虫问题与此略有不同;它们基本上是第 8 层问题—它们利用的是用户,而不是技术漏洞。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电子邮件蠕虫—用户只要不双击电子邮件附件,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反过来,如果管理措施能够让用户禁止接收任何电子邮件附件,至少对那些不愿意学会不双击可疑附件的用户来说,就也不会出现这类问题了。在比较新的 Microsoft Exchange 和 Outlook 版本上,做到这点非常容易。当然,这些用户中的任何人也可能会双击恶意的特洛依木马,那可是自讨苦吃的问题了。如果系统感染了电子邮件蠕虫,只凭这个事实还不能充分证明该系统已经被一位主动攻击者像网络蠕虫(例如 Sasser)侵入系统时那样破坏了系统的安全性。

到一天快过去的时候,比起蠕虫来,我更加担心主动攻击者—主动攻击者可使用许多不同的手段来进入您的系统和网络。蠕虫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相对简单的步骤来解决(现列举如下,但不一定要实施):

• 确保在所有的相关修补程序发布之后都立即进行部署。

• 使用防火墙。

• 使用防病毒程序。如果您没有防病毒程序,请到 http://www.microsoft.com/protect 免费下载一个。有关如何在更大的环境中部署防病毒解决方案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新的 Microsoft Antivirus Defense-in-Depth Guide(Microsoft 防病毒纵深防御指南),地址是 http://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28734。

• 教育用户在检查邮件是否合法之前不要双击其中未经请求的附件;或者,禁止用户双击附件。

阻止蓄意的主动攻击者进入系统并不总是这么简单。此外,有些读者指出,我们并不总是有足够的备份来可靠地恢复系统。因此,检测系统是否已遭受危害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要判断系统受到了什么样的危害。这里有几种检测和判断方法。

返回页首

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抢救数据

使我夜不能寐的事情之一(除了小孩子的吵闹声或我乘坐的飞机的引擎噪音外)不是坏人有可能正站在我的门口,而是坏人已经登堂入室而我却不知道。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坏人不少。在 Microsoft 最近举行的 Tech-Ed 会议上,一些犯罪组织“悬赏”50,000 美元奖励那些能够在会议期间摧毁网络的人。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人是不是位于系统内部?如果他们不够高明,他们会留下痕迹,比如新帐户、奇怪的文件和潜在的不稳定系统。目前,大多数攻击者都应该属于这一种;至少我希望他们是。但也有一些攻击者非常高明。他们在攻入系统之后会在操作系统中消失。他们会在根目录下安装一个组件,使得系统不再值得信任。Windows 资源管理器和命令行将不再显示系统中实际存在的文件。注册表编辑器也不反映真实情况。帐户管理器工具并不显示所有用户。在入侵的这个阶段,您不能再信任系统对其自身状况的报告了。此时,您需要采取恢复和重建方案(有些人把它叫做“推倒重建”)。系统现在已被完全损害。您能检测到攻击已经发生了吗?能检测到攻击者进行了哪些操作吗?

检测此类入侵有几个窍门。其中一个窍门是使用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IDS),它能跟踪进出您的网络的通信量。基于网络的 IDS 是中立的,如果它未被损害,它可以让您了解进出可疑系统的通信。全面讨论 IDS 系统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IDS 系统也超出了我们的直接需要。在许多情况下,实际上保证网络安全要比花时间实施 IDS 更有价值。我们的大多数网络都可能需要进行大量额外的安全工作,如果我们事先没能做到这一点,则肯定会得到许多有趣的 IDS 日志。

您也可以通过分析系统本身来检测到系统已被入侵,但是这涉及到一些深入的法庭辩论。例如,因为您不能信任系统本身,所以必须用中立介质引导系统,最好是只读的介质。选择之一是引导到 Windows PE,它是一个只有命令行的 CD 启动版本的 Windows XP 或 Windows Server 2003。但是通常很难获得 Windows PE。另一个选择是获得一个 Winternals ERD Commander 或 System Restore 副本 (http://www.winternals.com)。这两个工具都基于 WinPE。ERD Commander 本质上是 WinPE 之上的一个 GUI,它为您提供了许多恢复崩溃系统的好工具。因为它是一个中立的安装,您可以信任该磁盘上的命令,由它告诉您可疑计算机上实际发生了什么情况。System Restore 是 ERD Commander 的扩展集,它也有对照基准检查系统的能力。例如,比如说您构建了一个 Web 服务器。一旦构建完成,您也就为系统状况创建了一个基准。将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您怀疑系统被黑了。例如,您可能检测到系统中发出了奇怪的网络通信量,于是决定对此展开分析。您可以让系统脱机,用恢复磁盘引导系统,然后比对最新的快照进行比较。这可以反映出已经发生的实际变化。但是,我们不能确定这些变化实际上是否代表入侵。您必须打电话请求技术帮助。

关于法庭辩论,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您真的相信已经受到入侵并想提起法律诉讼,您不应该自己独立进行辩论。请将系统断开,防止受损失范围扩大,然后邀请一位辩论专家。您有可能会毁灭证据并导致不被法庭采纳,这个风险会很大。如果您需要保留证据,请让专业人员来收集证据。

返回页首

在受到攻击之后恢复系统 – 有哪些有用的工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系统已经被黑了,怎样才能恢复服务并重新运行?这取决于系统的类型。首先,我不认为客户端备份有什么作用。网络中的客户端应该将它们的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上;然后对服务器进行备份。如果客户端受到损害,可以重建客户端。服务器备份非常复杂。如果备份计划中包括客户端,则会使情况更为复杂,所以我们无须这样做。

但是很显然,在家庭环境或者非常小的网络中,这种观点是不适用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只使用少数几个内置的工具来生成最少数量的数据备份(不包括程序)。Windows XP 和 Windows 2000 自带了一个很好的备份工具。您可以用它将系统备份到任何媒介。在我看来,更简单的一个选择是使用“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每隔几个星期,我都会运行 Windows XP 中的“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为我的所有数据和配置文件创建备份副本。然后将这些备份烧制到 CD 上或者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上。万一系统出现故障,只需几个小时即可重建系统,重新安装所有修补程序,然后用“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恢复数据和配置文件。作为一种补充的安全措施,我还会用漫游配置文件来配置我家里的系统。该配置文件只漫游到同系统中的另一个硬盘,但是这种做法至少在发生硬盘故障的时候能够提供保护。但是,如果您感染的只是一般的病毒,用备份来恢复系统会有点小题大作。如果您只想清除病毒,请参见 Microsoft Antivirus Defense-in-Depth Guide(Microsoft 防病毒纵深防御指南)(http://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28734),了解具体操作步骤。

在规模更大的网络上,我们需要服务器备份。完整的备份计划和过程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是,许多读者在对上一篇文章的评论中提到,不论我们怎么计划备份,我们仍经常没有足够的备份,因此不得不设法从被损害的系统中恢复数据。这有几个窍门。首先,找出最后一次值得信任的备份,并将该备份中的数据恢复到一个隔离的替代系统中。然后将数据从被损害的系统中复制到隔离的替代系统中。接下来,使用 Windiff 这样的差别比对工具运行备份差别比对,比较它与被损害的系统在数据上有什么不同。记住,必须先用前面介绍过的方法用中立介质引导被损害的系统,然后才能进行这个比较;否则备份也有可能被损害。对于已经被变更的每一项,请查明数据所有者。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数据所有者证明这种差异是否正常。如果他们接受了这些差异,则将数据逆向集成到受信任的备份中。这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过程,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系统获得所需的数据,而不是简单地将受到损害的信息恢复到新系统。如果您只是从被损害的备份中恢复数据,那么最好的情况也只是获得不可信任的数据。在最坏的情况下,您只能创建另一个被损害的系统。

返回页首

结论

我在上面简要介绍的过程的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一点毫无疑问。我唯一能说的是“别激活即时信使程序。”这正是我们花费大量精力查明如何预防系统被黑的原因。让服务恢复正常的过程是痛苦的。相比较而言,从长期效果看,防止被黑的痛苦要少得多,而且这使您不得不恢复系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在以后的专栏里,我们将重新更多地提供指导说明,帮助您尽量减少对恢复的依赖。

我们一如既往地为您撰写这个专栏。如果您想讨论某个内容,或者您认为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更好地帮助您保护系统安全,请告诉我们。您只需单击下面的“评论”链接,并给我们发来您的评论。

参考资料:http://www.microsoft.com/china/technet/community/columns/secmgmt/sm0704.mspx

去下个防火墙吧http://www.hao123.com/soft/skynet/default.htm

你的电脑极有可能正在被黑客通过网络入侵攻击,很可能是黑客利用安装的微软SQL ser

不用理就行了。有这个提示说明已经被拦截了。发起攻击的电脑一般是安装了sql并且没有打补丁的电脑感染了蠕虫病毒。是蠕虫病毒自动发起的攻击。这种蠕虫病毒的攻击在2004年的时候非常常见。那个时候人们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安装了sql之后也不知道打补丁。蠕虫病毒经常利用这个漏洞(攻击1433端口)传播。也有人为的利用这个漏洞的。那个时候我就经常利用一款名为sqlhello2的软件反攻击感染了这种蠕虫病毒的电脑。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利用扫描软件扫描你的电脑1433端口,进行sa口令试探。现在这种攻击几乎不见了。你不理它也行,或者去网上找到我说的那款软件攻击一下这种电脑也行。就算你电脑安装了sql,如果打了补丁而且也没什么弱口令的话,也不用担心这种攻击。

全球最为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有哪几起?

全球最为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梅利莎病毒”事件,“冲击波病毒”事件,“爱虫病毒”事件,“震荡波病毒”事件,“MyDoom病毒”事件,美国1.3亿张信用卡信息被盗事件,索尼影业遭袭事件,“熊猫烧香病毒”事件.

黑客有能力把微软官方网站黑掉吗?或者能够入侵微软内部服务器吗?有哪个黑客做到过?

不可能,微软采用了卡巴斯基和小红伞,电脑有病毒根本进不了网站

  • 评论列表:
  •  酒奴清晓
     发布于 2022-06-22 05:55:09  回复该评论
  • 您的系统和网络。蠕虫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相对简单的步骤来解决(现列举如下,但不一定要实施): • 确保在所有的相关修补程序发布之后都立即进行部署。 • 使用防火墙。 • 使用防病毒程序。如果您没有防病毒程序,请到 http://www.mic
  •  冬马涴歌
     发布于 2022-06-22 08:51:43  回复该评论
  • 可使用许多不同的手段来进入您的系统和网络。蠕虫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相对简单的步骤来解决(现列举如下,但不一定要实施): • 确保在所有的相关修补程序发布之后都立即进行部署。 • 使用防火墙。 • 使用防病毒程序。如果您没有防病毒程序,请
  •  只影怯慌
     发布于 2022-06-22 03:13:15  回复该评论
  • 高深的知识和多高明的技巧,你只要从特殊的角度去看它。” “我也一定能做到。”刘蝶雨这样想。 他的思路屡试不爽,他在微软的“浏览器”上到处找,不停地找到“臭虫”,但是微软也在找他。现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